“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先进装备、工艺、高端芯片等领域处于爬坡阶段,窗口期不断缩小,希望尽快启动新一轮集成电路领域重大专项,以保证平稳衔接。”14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呼吁。
今年是重大专项总结收官之年。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表示,重大专项十余年攻关积累的科技成果和创新能力,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冲得上、顶得住,更加坚定了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和决心。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重点领域加快启动和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成为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天,委员们就此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张榜聚智不拘一格用人才
周玉梅表示,按照部署,今年底将完成对上一轮重大专项的全面评估,但目前集成电路领域重大专项急需启动,建议对重大科技专项的评估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启动同步进行。在部署新一轮重大专项的同时,要有上下游联动机制。对重大专项涉及的基础、技术问题,要同步部署研发投入,涉及的技术成果要引导地方政府联动承接。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的有力抓手,引才聚智、张榜求帅,打造百花齐放、人尽其才的创新型文化环境是成功的关键。”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说。
具体来讲,刘忠范建议,一是应制定更为积极的全球人才战略,大幅度扩充人才蓄水池。如引进顶级人才时,年龄可以适当放宽;二是扎实推进“揭榜挂帅”,破除当前流行的“以帽量才”“求全责备”的选人用人观念。针对重大科技专项的高度技术性、学科交叉性、市场导向性等特征,可引入市场化机制,设定“红线”或负面清单,经费使用大胆放权,改变“盯着母鸡下蛋”的评价机制;实行薪酬包干制,不与帽子、成果、经费等挂钩。倡导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更多的心躁动起来想做事,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能做事。
“重大科技专项的‘挂帅人’不应局限于科学家,应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参与。优秀的企业家可能既是高端技术专家,又是优秀的组织者和勇敢的探索者。”刘忠范强调,建议在重大专项下设“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市场牵引的技术研发工作,填补从实验室成果到市场化产品的鸿沟。
探索重大专项管理模式
“重大专项可以有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要加强重大专项成果转化,让创造价值者更有价值。”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副市长王东看来,应进一步探索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模式,坚决废除论资排辈、“唯学术头衔”论;部分专项探索采用“红军”“蓝军”竞争机制,同时从不同路径寻找最优解决方案;重大专项成果要更加以市场适用性为导向,建立用户考核产品、下游考核上游、整机考核部件的结果导向型考核机制。
“建立有利于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机制。”王东说,重大专项成果的多渠道转化,需要“管事的”部门和“管人的”部门共同推动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相关政策真正落地。
同时,要设立相关机制,促进中央地方联动。地方政府必须为重大专项产业化落地提供产业发展适合的“生长条件”和市场环境。“如广东大力推动LED产业发展,将LED示范应用纳入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等LED路灯示范工程扩大市场应用,这些经验在新的重大专项管理中可以借鉴。”王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