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关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务须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标本兼治。为此,要持续把好“入口关”,为市场健康发展引入源头活水;始终畅通“出口关”,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加力加快“补短板”,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关键,否则高质量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0月9日,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发布一周年。一年来,经过注册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上市公司治理、严格监管执法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我国上市公司总体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公司质量提升向前迈进一大步。主要表现在:

一是上市公司“体量”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9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量为4506家,市值近87万亿元,涵盖了国民经济90个行业大类。上市公司家数、市值分别位列全球第三位和第二位。

二是上市公司“体能”不断增强。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创收担当”和“创新担当”。实体上市公司数量仅相当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但利润总额相当于一半。2020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全社会研发支出的42%。从半年报披露情况看,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年分别平均增长16%、17.6%,营收增速较规上工业企业高出8.1个百分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两年平均增长21.9%,专利数量较年初增长7.4%。

三是上市公司“体质”不断向好。经过专项治理,目前,上市公司风险总体收敛。截至2021年6月底,风险类上市公司数量较2019年底下降32%。存在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的上市公司整改完成率超七成,股票质押风险也得到实质性缓释。在退市改革大背景下,一批“问题公司”被动态出清。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上市公司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整改,主要包括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不规范,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问题仍有发生;一些已经丧失持续经营能力或严重违法违规的公司滞留资本市场,没有及时出清,严重制约资源配置效率;董监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上市公司对其子公司的控制力较弱甚至失去控制。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务须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标本兼治。

一要持续把好“入口关”,为市场健康发展引入源头活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是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各相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履行好审核、发行、辅导验收、现场检查等环节的监管责任、属地责任,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二要始终畅通“出口关”,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人体需要新陈代谢,市场需要激浊扬清。要以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确保退市新规执行效果,推动那些空壳公司和僵尸企业、重大违法公司及时动态出清,防止“莠草”长期侵蚀“嘉禾”的生存资源。

三要加力加快“补短板”,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上市公司治理,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必需手段。既要聚焦常态化,通过更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激发和激励上市公司提升经营和管理质量的内生动力和行动自觉,又要聚焦突出问题、薄弱环节,抓紧制定完善一批制度规则,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解决一批重点问题,处置化解一批公司风险。(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工程成效显著

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创新高说明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