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古巴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中率先与新中国建交,开启了中拉关系新篇章。60年来,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双边政治互信更加巩固,中拉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
10月12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高级别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各方就中拉双方如何协力推动高质量合作发展交换意见和建议,并发布论坛成果文件。
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
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秘书长阿莉西亚·巴尔塞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拉美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拉美地区第一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中国为拉美国家提供了重要支持,为推动该地区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从长远来看,其创新发展模式也为拉美地区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机遇。
墨西哥外交部美洲机制与组织司司长、拉共体国家协调员埃弗兰·瓜达拉马表示,墨西哥作为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将邀请拉共体成员国和中国开展对话,向中国学习先进的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实现更加包容、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异常复杂,面对世纪疫情和国际格局变革,拉美国家总体上体量较小,需要在全球格局中寻找稳定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表示,近年来,中智间贸易关系稳中向好,中国投资源源不断流入拉美地区,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是本世纪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中方一直以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其经济增长潜能。”牙买加前总理布鲁斯·戈尔丁表示,针对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的纷争,拉美国家无意加入“新一轮冷战”,只希望维护好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共促本地区人民获得安全、和平和繁荣。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就推进新时代中拉关系发展提出四点认识,第一应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二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中拉关系发展的主线;第三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成果;第四关注全球发展倡议明确的八大重点合作领域,挖掘疫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一带一路”注入新活力
与会中拉嘉宾一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新的理念,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共同发展需求是中拉推动高质量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不仅是中国新时代统领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新机遇。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亚洲和大洋洲小组协调员鲁维斯莱·冈萨雷斯·萨伊斯表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数字丝绸之路是中拉“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古巴率先与中国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同中国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
秘鲁太平洋大学中国与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罗萨里奥·桑加德亚表示,“一带一路”为秘鲁吸引了更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各地区和国家间的互联互通,秘鲁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拉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帮助拉美国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出口产品多元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和巴西在疫苗合作上取得了瞩目成绩。”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前临床研究主任医师里卡多·帕拉西奥斯表示,此次疫苗合作是中巴“健康丝绸之路”合作的典型项目,希望未来通过与中国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真正搭建起“健康丝绸之路”。
面向未来合作新方向
“进入新时代的中拉合作,应继续坚持平等互利和开放创新,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振就此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在重点合作领域有所突破,包括信息技术、远程医疗、可再生能源等;其次,应加强双方政策沟通,推动重点合作项目落地;再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应是未来中拉合作的重要方向。
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表示,拉美国家应加强团结一致,作为一个整体真正系统性地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并且在一些各国都关心的问题上同中国加强合作,比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处理与回收、文化信息产业发展等。
论坛成果文件指出,中拉关系已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面对外部竞争和内部发展压力,中拉合作将在多领域全面展开,数字技术、能源转型、网络治理等领域合作有可能成为促进合作升级的新动能,中拉双方应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实现中拉产能合作高质量跨越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杨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