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人将共享单车骑上珠峰大本营。四年后,另一批共享单车与珠峰结缘。

它们是2000多条退役的共享单车轮胎,经过回收再利用后,这些轮胎变身环保塑胶篮球场,以一种更长久的方式开始了新使命。

球场坐落在珠峰脚下、海拔超过4300米定日县中心小学。这是“共享单车变球场”公益环保项目在全国落成的第18个球场。

定日县中心小学的“单车球场”鸟瞰图。受访方供图

在城市行驶了上万公里后,2000多条见证了都市繁华的退役单车轮胎登上高原,在这座离珠峰最近的县城小学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

珠峰脚下的县城小学

定日县,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西南部,距离拉萨约500公里,车程超过8小时。这里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屋脊,全县平均海拔5000米,县城所在的协格尔镇,海拔也超过4300米。

高,是外界对定日的第一印象。

这里有举世无双的高峰群落,县域境内8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第一高的珠穆朗玛峰。即便是在有弥散供氧设备的酒店房间,不少游客也难以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在夜里睡个囫囵觉。

珠穆朗玛峰的“日照金山”景象。受访方供图

除了缺氧,高海拔带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和干燥的空气。当地的太阳总辐射量接近北京的2倍,即使在傍晚,炽烈的阳光也会晒得人皮肤生疼。

定日县城距离珠峰大本营110公里,坐车大约需要2小时,县城里四处都有以“珠峰”冠名的事物:珠峰大道、珠峰客运、珠峰宾馆……不过,前来观光的游客会在离县城5公里远的地方向南转去珠峰大本营,鲜有人走进小城,了解当地人的生活。

县城所在之处是一块小盆地,被群山包围,天空蔚蓝,云层低矮。繁华处,多是两层高的商铺,坐车十来分钟就能转完整个县城。

定日县热拉木村,两位村民走在田间。受访方供图

9、10月份,当地的日落时间在晚上8点半左右。每天这时,定日县中心小学门口,就会停满来接孩子们放学的车辆,成为县城里最拥堵的地方。

定日县中心小学副校长巴顿介绍,学校有749名学生,家在县城的走读生占到6成,来自周边村子的学生会住在学校,每逢周五,家长们开车或骑着电动车将孩子们接回家。

13岁的南加卓玛便是其中一员。这些住校生大多是农牧民的孩子,家里牛羊成群,黑青稞和油菜是主要的种植作物。农闲时,一些家长会前往日喀则市等地打工,当地的建筑业和旅游业为人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定日县热拉木村附近,牧民在放羊。受访方供图

2018年,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小学由原址搬到了新建的校园,教学楼、师生宿舍楼、食堂、洗衣房、篮球场、人造草皮足球场等基建一应俱全,未来还规划有风雨篮球场。

课堂上,孩子们还能通过数字化的设备联网,学习到最新的课件。唯独,爱打篮球的孩子们渴望能有一块更好的球场。

“单车轮胎做成的球场是黑色的吗?”

每天晚饭后,学生们会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踢足球、打篮球、跳绳、打网球、唱歌、学习民族舞和现代舞……,开始一天的“阳光体育艺术一小时”活动,黄昏时校园里传来的孩子们的喧闹声,为这座宁静的高原小城带来活力。

定日县中心小学的“阳光体育艺术一小时”活动。受访方供图

男生们大多喜欢踢足球,20多名高年级的女生则组成了篮球兴趣班。听说要用单车的回收轮胎修一个新的篮球场,孩子们惊讶地瞪大眼睛,叽叽喳喳问个不停,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轮胎做的球场是不是黑色的,黑色的不好看”,“是有高科技吗?”

组建女子篮球兴趣班的桑杰老师也感到兴奋,她最关心的是“新球场会不会积水,有没有缝隙,下雨后会不会滑?”

今年42岁的桑杰老师是学校藏文课的教学组长。“学校组织的爬山比赛,我一般都会是女子组的第一名。”虽然不是专职的体育老师,但她却是校园里人人皆知的体育健将。

桑杰打小就喜欢各类运动,篮球是她的最爱。学生时代,这项对抗性强、规则简单的运动就让她痴迷。但因为在同龄人里算不上大个头,她几次毛遂自荐,都没能进入当时的校队,常常只能站在球场外看着校队的同学训练。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最初被分配到了离县城30公里车程的曲洛乡完小。当时,乡里的学校只有5位老师,她是唯一打篮球的一位。说是打球,但因为那时学校还没有正式的操场,只有一个泥土地面的小院,没有划线,更没有篮板,她只能拍球、运球,带着孩子们传球。即便如此,这种简单的快乐也陪伴了她10多年的时间。

因为对篮球有着特殊的情节,她在现在的学校里组建了篮球兴趣班,班里是24个五、六年级的女生。

“篮球能跑能跳,规则也简单,只要把球投进去就好。”南加卓玛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进球得分是最让她快乐的时刻,“就像考试得了第一名”。最近,她正在偷偷攒钱,想要买一个新的篮球,周末和小伙伴们一起打。

南加卓玛在草原上练习投篮动作。受访方供图

和卓玛同班的格桑德吉也是篮球队的一员。她最喜欢拍球的感觉,“球在地面反弹后又回到手中,就像身体的一部分延伸了。”她曾问表弟,谁打篮球的最厉害,表弟说科比,她就用爸爸的手机找到科比的视频,看完后就告诉小伙伴们,“我喜欢科比,他打球特别好看。”

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桑杰老师会带着这些女孩子们打球,有基本动作的训练,偶尔也会把孩子们分成两队比赛。

不过,现有的2块篮球场的状况并不理想,其中一块铺有硬塑料地板,虽然有清晰的标线,但一场雨后,地面就会变得湿滑。一旁的另一块水泥球场还没画上标线,晴天有土,雨天积水,常常被学生们“冷落”。

孩子们迫切渴望能有一个平整、舒适,不容易滑倒的篮球场。“想要一个像奥运会赛场那样的球场,最好是那种软软的、五颜六色的。”南加卓玛和同学们对共享单车轮胎做的篮球场满怀期待。

共享单车在珠峰脚下重生

共享单车的出现,给都市人带来了“最后一公里”的便捷,关于退役单车的环保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对于废旧轮胎的处理。一辆废旧单车,主要由车身的铝合金、不锈钢和塑料件三大部分构成,金属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很成熟,挡泥板的聚丙烯材料也相对容易再利用,而两公斤左右重的聚氨酯轮胎却无法重新塑形,如何处理它们成了唯一的难题。

多番考察和研究后,美团交通业务可持续发展高级专家秦浩和同事们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制成轮胎的聚氨酯材料不含任何有害的挥发性物质,将它们破碎后铺上操场,配合环保安全的高品质胶水,建成的操场弹性适中,经久耐用,可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

此次落地的定日县中心小学篮球场是“共享单车变球场”项目的第18块场地,其他球场分别位于贵州普安县、江西井冈山、青海大通县、四川小金县、福建仙游县、湖北红安县等地的山村学校,使用了超4万个回收轮胎,累计铺设面积达1万平方米。

越是偏远的地方,塑胶操场越像是奢侈品。因为物流不便,施工队也不愿去,往往要投入数倍的金钱和时间,才能建成一块合格的塑胶场地。

修建珠峰脚下的这块操场,更是一波三折。

首先是原料的运输,从广东的工厂到定日县,运输距离超过4000公里,路程跨越大半个中国,运费和时间都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

工人们在高原作业,建造环保球场。受访方供图

工人也不好找。最先找到的工人,一听到施工地点在珠峰脚下,就有些犯难。直到临近开工时才表示“没法去”。项目团队只能从当地找施工队,当地的物价高,工价也比内地省份高出不少。又赶上施工过程中一天下雨,一天下雪,工期由原来的5天左右翻了一倍。

修建期间,一到下课时间或放学,便有孩子们围在边上看。

还有孩子们放不下好奇,用手去摸铺好的地面,扭头对一旁的同学说,“太好了,有弹性。”于是,大家就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时候可以上场打球。

绿色的球场背景里,画着一辆鲜黄的单车,有去过成都、上海等地的孩子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大城市街边的小黄车!”

孩子们在用手感受新球场。受访方供图

这座学校里的孩子,大多都看见过不远处的珠峰,但相比于世界最高峰的雄伟,他们更渴望去有很多车、很多游乐场和各式各样新鲜事物的大都市。

秦浩介绍:“做球场项目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享受到平等运动的机会,在践行单车‘全生命周期’环保理念的同时,也能助力山村体育教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