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好更难。如今,各地政府推出“一站通办”“一码通域”“一网通办”“一码互联”,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招牌。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究竟成效如何?政务服务大厅是否便民高效?近日,记者随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组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了实地调查。
办事自助终端机功能待优化
“您办理什么业务?”“材料带齐了么?”10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合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办事大厅,每路过一个窗口,工作人员都会热情地问。
来这里办事的群众并不多,整个大厅显得有些空荡荡。看见大厅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记者便上前在一台机器上操作,试着点击打印身份证的功能键。
图为合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办事大厅“互联网+政务服务自助终端”。(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摄)
按照步骤,经过人脸识别、身份证扫描后,接下来自助终端机停止工作,打印不出身份证复印件。尝试多次后,仍没有反应。记者又换了其他自助终端机操作,结果一样。可是,多台自助终端机上并未见在显著标明机器升级或功能暂停使用字样。现场工作人员前来帮着操作,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10月14日上午,记者与督察组成员再次前往合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办事大厅,却惊奇发现自助终端机上打印身份证的功能选项不翼而飞,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场的合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解释说:“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可能无法实现的功能被取消了。”
记者随督察组走访多地政务服务中心发现,自助终端机已成为各大政务服务大厅的标配。有的大厅内,现场办事群众也不少,但是使用自助终端机的人却不多。
一些自助终端机有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功能选项,但是督察人员试用发现,有的点击进入却无法办理。
10月18日,督察组成员给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你看看,这是合肥市有关方面发来的视频,专门拍摄自助终端机实现了身份证复印功能,体现了立行立改!”
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
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目的是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实现更多服务“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为“放管服”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底,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达8.09亿。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安徽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推出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通过权限下放、委托代办等方式,实现乡镇、社区便利办。
10月16日,督察组来到合肥市长丰县进行督察。当天正好星期六,督察组直奔该县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查访。
进入这个大厅,必须刷身份证。经人脸识别后,推门方可进入。
图为合肥市长丰县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里的发票申领自助终端机。(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摄)
“要不是朋友带我过来,还真不知道周末也可以自助打印发票,确实很方便。”在自助机前操作扫描、确认等简单流程后,合肥市顺康大药房的负责人赵李顺一边整理手中刚打印出来的热乎乎的发票,一边跟现场的督察组成员交流。
走进长丰县杨庙镇马郢社区,这里5年前还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如今通过实施“马郢计划”华丽变身为“网红打卡地”。体验织染、园艺、泥陶等传统农耕文化后,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体现现代乡村治理理念的“暖心为民”工作室。
近年来,长丰县推动“暖心为民”工作室全覆盖,为民办实事、办暖心事,及时收集处理村民们反映的“大事小情”,为乡村振兴汇聚民智,增光添彩。
从市县(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为民服务中心,安徽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五级服务大厅体系。同时,在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群众可以集中自助办理社保、税务等业务。据统计,安徽全省部署的自助终端机达6000多台。
早在2018年,安徽省就成为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省份。今年2月,安徽发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与运行规范》。
通过创新线下线上功能互补、窗口服务与自助服务相辅相成的智慧政务服务模式,安徽正以标准引领改革创新、以改革促进标准发展。
图为合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办事大厅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窗口。(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摄)
打通数据共享堵点
“不是说‘一网通办’么?为什么办理税务业务仍需要下载‘皖税通’APP,而不能直接用‘皖事通’APP直接办理?”
通过暗访办事大厅、走访办事群众,以及与部分民营企业主座谈,记者了解到,有时办理相关业务需要不同的软件,反复要求用户下载软件、登记个人信息、提供个人定位和手机授权。
“目前的数据资源共享水平不高,仍有基层信息重复填报的现象。”走访中,部分一线执法人员反映说,信息填报负担重。
以区县一级的市场监管部门办理一件行政执法案件为例,执法人员需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调查信息系统、安徽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安徽省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信息系统、安徽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平台、安徽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等7个平台系统填报。
督察发现,即使完全相同的信息,每个平台也必须逐一重复录入。其他领域的一线执法人员也有类似反映。
上述办理相关业务要求登陆不同软件、重复填报案件信息等现象表明,“一网通办”在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打通政务数据资源,实现共通共享。
为此,安徽省统筹利用信息化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提高行政效率,规范依法行政,支持打造“数字法治政府”。
“我们高标准建设江淮大数据中心,汇聚数据222亿条,数据共享交换6452.15亿条(次)。”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局长朱诚举例说,针对继承公证中证明等难题,安徽省数据资源局会同省司法厅出台了《加强数据归集共享推进公证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到2025年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对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作出新的部署。其中明确,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
针对部分政府服务“一网通办”难点堵点问题,今年7月印发的《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1版)》专门提出,加快推进在“皖事通”移动端上线企业开办服务等136项具体举措,并明确牵头单位、时限等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