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如果地球变得水深火热,没有人是安全的。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各国应尽量摆脱对抗思维的影响,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近段时间,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到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再到备受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气候变化”一词频频出现。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正成为各国的热切期盼。

当前的气候危机有多严重?全球范围内,欧洲高温、北美热浪、喀麦隆首次“降雪”、格陵兰岛最高点首次降雨……过去用“百年一遇”描述的极端气象事件,正变得越来越常见,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再看我国,今年以来,南方遭遇旱情、北方却多地洪涝……种种极端天气“不按套路出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

为什么极端天气越来越常见?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极端天气频现,表面看是大气环流异常,实则是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大量消费化石能源,致使二氧化碳累积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未来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

减排迫在眉睫,但利益诉求不同,治理意愿也不相同,让各国都行动起来,并不容易。比如,早在2009年,发达国家便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从各种渠道联合调动1000亿美元,以解决发展中国家迫切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但承诺至今仍未完成。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1排放差距报告:热火朝天》尖锐地指出,以现在各国的减排情况,预计本世纪末全球升温2.7℃,远高于《巴黎协定》此前预计的1.5℃,这将导致灾难性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雄心和决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年来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了国家治理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各地各部门正紧锣密鼓,奋力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比如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等等。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下降18.8%,超额完成“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相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向国际社会承诺的下降40%-45%的目标。

如果地球变得水深火热,没有人是安全的。世界各国的人们可能种族肤色、文化背景、价值观不同,但面对的风险挑战是相同的,面对灾难时的渺小无力也是类似的。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特别是发达国家,不仅自己要做得更多,还要为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好提供支持。

中国古人讲,“以实则治”。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各国应尽量摆脱对抗思维的影响,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应对极端天气

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