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2021年11月8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前期,“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开展的效率。

在遥感轨道,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能量粒子分析仪等7台科学载荷,将获取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表面物质成分与土壤类型分布、大气电离层、火星空间环境等科学数据,重点关注陨石坑、火山、峡谷、干涸河床等典型地貌和地质单元,实施高分辨率探测。

截至目前,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2021年2月10日完成火星捕获后,“天问一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历经三次轨道调整,“天问一号”于2月24日到达周期为2个火星日的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上完成对着陆区成像探测后,“天问一号”于5月15日完成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的分离,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随后,环绕器调整至中继轨道。在完成对火星车的四个多月的中继任务后,近日,环绕器在近火点实施变轨,顺利调整至遥感轨道。

至此,“天问一号”探测器历经火星捕获、两器分离、着陆火星、巡视探测等关键阶段后,到达了最终遥感探测任务阶段。

记者从环绕器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了解到,环绕器将在遥感使命轨道工作约14个月,通过遥感探测,环绕器将获取火星全球地形地貌特征和典型地区的高精度形貌数据、探测火星土壤种类和全球分布、搜寻水冰信息、并同步开展火星地质构造成因和演化、土壤剖面分层结构等科学研究工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