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杜燕 徐婧)天安门向东约25公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中发挥什么作用?将如何在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副中心?1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北京市、河北省的相关负责人共议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路径,以有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在发布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他称,雄安新区目前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今年起,部分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已启动分期分批向雄安新区疏解。
他说,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各有分工。2019年1月,北京市级机关第一批35个部门、165个单位迁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到2025年,北京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基本完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将取得显著成效。
丛亮指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将加强对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发展,有效治理北京“大城市病”。
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毗邻,特别是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以下简称北三县)仅一河之隔。
河北省副省长胡启生表示,近年来,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截至目前,10条跨界道路建成通车,通达公交线路达21条,一批高端高新产业合作项目落户北三县,特别是北京部分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正逐步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称,京杭大运河北京段40公里、河北段20公里已通航。到明年7月以后,将可实现从北京坐船到河北,这将带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
“这片区域可以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丛亮指出,《意见》提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地要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有序推进北京部分产业和功能向北三县合理布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在继续抓好统一规划、统一管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统一政策和统一标准上取得新突破;要探索协同创新路径,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从而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典范。
打造发展新高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如何打造发展新高地?崔述强指出,结合《意见》提出的22条任务,北京确定了66项相关具体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四个主导功能。
以科技创新为例,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加快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要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在此落地实施,即“中关村有什么政策,这儿就落实相关政策”。
崔述强称,北京城市副中心还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更多应用新能源;所有建筑达到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清新美丽的生态城市。
“《意见》明确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这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城市副中心的底色和特色。”崔述强指出,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建成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城市,“在这里生活、工作会感到非常舒畅,欢迎大家到城市副中心干事创业,成就自己的梦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