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12月24日电 题:黄土高原演绎“绿色变奏曲”:治一方水土“活” 兴万家烟火“盛”
作者 张一辰 杨英琦
漫天的黄沙、纵横的沟壑、密布的土窑洞……这是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延安曾经的写照。如今,当地的“主题曲”已从“家住黄土高坡”变为“母亲延安换新衣”,“绿色变奏曲”是如何“奏响”的?
黄河变“清河”之“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受到多方关注。
据统计,陕西省内黄河流域输沙量占到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60%以上。延河作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延安市第二大河,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输送河流。“下一场大雨剥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成为当地生态的真实反映。
上世纪九十年代,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吃水难、出行难、环境差成为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坎”。进入新世纪,当地政府在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不断“加码”。
延安市水务局水土保持科科长王明华表示,当地通过大面积退耕还林,结合局部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举措,使全市多年平均入黄(黄河)泥沙量由原来的每年2.58亿吨下降到近多年的0.31亿吨,降幅达88.4%。
荒地变绿林之“法”
上世纪九十年代,延安西北部的吴起县响应“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率先在全国实施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
“吴起县当时确定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开发战略,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主任齐统祥表示,退耕还林工程在该县实施20多年,当地草畜业和以沙棘、山杏为主的林果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民众的致富产业。
截至目前,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完成市级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逾21万亩。
吴起县有中国唯一一个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主题的展览馆,通过实物与文件展示、退耕还林场景还原、全息影像模拟再现等方式,展示当地退耕还林的成效与进程,讲述着从黄土地到绿林的演变之路。
在齐统祥看来,随着经济收入增加,建设生态、保护生态已成为当地农户的自觉行为,治理生态、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既要让农户享受到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也要让他们获得经济效益。”
贫瘠变宜居之“路”
“这几年,黄沙漫天的日子越来越少见,曾经的‘黄土地’变了颜色。”65岁的“老延安”崔应礼感叹,随着退耕还林、生态涝池的建设,一幅幅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的乡村新景正接连出现在他眼前。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延安这个“背靠着黄河面对着天”的贫瘠之地,正蜕变为一座现代化新城。此外,延安在水保治理的同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市20万亩坝地高产稳产,年均增产9600万元人民币,成了民众的“米粮屯”“钱袋子”。
“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坡耕地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王明华表示。
“除了农活收益提高外,生态乡村美景还带来了大批游客,我经营的农家乐生意也蒸蒸日上,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当地村民王善华欣慰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