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全球金融机构负责人谈“投资经”:中国仍是重要选择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 王恩博)进入2022年,面对反复的疫情、动荡的市场,全球投资者都在寻找优质投资标的。15日至16日在北京、上海两地连线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上,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多家知名金融机构负责人认为,投资中国仍是重要选择,绿色转型机遇值得关注。
疫情反复之下,世界银行近期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1%,比此前下调0.2个百分点。但中国,依然是各方看好的市场。
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指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达4亿人,在共同富裕目标引领下,未来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还将增加。这一方面将有效解决贫富差距过大这一世界性难题,另一方面将有效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从而凭借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威灵顿管理总裁兼管理合伙人Stephen Klar表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中国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丰富投资机会,投资中国仍将是全球投资者机会集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2022年及以后带来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更为财富管理市场带来好消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投资者数量达到8130万。
霸菱(Barings)主席兼行政总裁Mike Freno判断,中国在资产管理规模和财富创造方面将继续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不仅在机构层面,在个人层面也是如此。中国机构客户投资资产类别从股票和债券等传统类别资管服务扩展至更多另类资产类别,该趋势在财富管理和个人投资领域也明显出现,并预计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信安金融集团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侯智彤(Daniel Houston)看好中国加快养老保险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设带来的机遇。他表示,非常赞同中国将长期退休财富积累纳入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国家战略,随着第三支柱政策发展,有望引导银行储蓄中的一部分投资于各种稳健的合格养老金产品,从而转化为长期资产。
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但绿色转型发展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形成新增长点,已成各方共识。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受到金融机构广泛关注。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首席执行官Daniel Simkowitz说,据估算,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需要100万至150万亿美元投资。当前很多市场参与者已经将可持续性视为未来投资核心,到2025年,可持续资产管理规模有可能会超过13万亿美元,占全球管理资产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不少中国金融机构已将经济绿色转型视作重点领域。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透露,截至2021年末,农行绿色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超30%;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94亿元,同比增长35%;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7期,募集资金达440亿元。该行将不断扩大绿色资金供给,确保“十四五”期间绿色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不断增长的投资热情反映了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巨大潜力。”富兰克林邓普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珍妮·约翰逊说,无论考虑到粮食供应所面临的威胁,还是海岸线所遭受的破坏,环境、社会和治理都有潜力帮助减缓或扭转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降低风险并提升长期投资效益。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亦提出“要不断提升金融助力绿色转型的能力”。积极顺应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趋势,采取有力行动,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根据实体经济转型需要,前瞻调整投融资布局,引导和撬动各类资源流向低碳、循环经济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