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中国新闻》报报道,已然做到行业全国领先,但依然遭遇成长烦恼。对于北京市隐形冠军企业来说,在大城市生活压力下,如何让“焦虑”的人才安心工作,成为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靠自己,还是找政府?作为夺冠赛道中的一员,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不但在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领域开辟了一块新天地,还在激发人才价值方面实践了一种新思维。
咖啡与工作·无数小氛围汇聚,营造创新大环境
交控大厦的东侧大厅是咖啡馆,墙上挂着一幅用咖啡粉勾勒成型的中国先哲孔子的画像。在孔子画像的右侧,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照片平行排列。
“不要低估一杯咖啡的力量。”在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时,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首先说出这句话,“很多员工每天工作都是从一杯咖啡开始,味道好不好,价钱贵不贵,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一杯小小的咖啡可将更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营造出轻松愉快共享的氛围,进行开放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进而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灵感。”
此时,在咖啡馆另一角,距离专访区域不远的地方,一个小女孩安静地读着绘本,她的父亲坐在旁边,正处理公司事务。带着孩子上班,会影响工作吗?为员工提供贴心的人文关怀,郜春海获得赞誉也遭遇质疑,“年轻人没安全感,就会焦虑,久了,就没精力干好工作”,试想,员工家庭天天为如何照料孩子发愁,会不影响工作吗?
在大厦三层,一座近百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场坐落其间,滑梯、玩具、图书一应俱全,当员工无法陪伴孩子时,这里就是孩子们欢笑的乐园。
在郜春海的管理思维中,提高组织效率、促进员工成长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逻辑基础就是重视人的价值。“一杯咖啡究竟有多大力量?它营造的可能是个微小的氛围,但无数个小氛围源源不断的汇聚,最终将营造出适合创新的大环境,它或许只是企业从细节处激励创新精神的缩影,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如何能从各个方面激励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也将会迈入新的台阶。”郜春海说。
孔子与德鲁克·为员工解压,也是在为社会减负
置身中国企业转型场景,交控科技的故事成为当代德鲁克思想最新著作《当德鲁克遇见孔夫子》的经典案例。作者是国际著名德鲁克思想权威学者伯纳德·贾沃斯基和他的博士生张曼姿。他们指出,郜春海本是大学教授,后来才从商,公司核心团队都来自他在大学任教时的实验室。与大学的密切联系和师生式的关系,塑造了交控科技独特的导师制文化,它结合了古代儒家的学习方法和德鲁克“贡献驱动”的概念,为中国企业管理找到新方向。
2000年,当时还在北京交通大学当教师的郜春海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校科研优势,组建信号系统研发团队,开启自主探索之路,成功攻克自主化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掌握该技术并实现工程应用的国家,打破西门子等国际巨头长久以来的垄断,填补该领域空白,实现信号系统的进口替代。之后,成立自主化信号系统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交控科技。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解决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多项技术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成功研制互联互通的全自动运行系统,首次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应用,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
如今,这个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硬科技公司,已成长为细分行业全国领军企业,并被评为北京首批隐形冠军企业。
“要想留住人才,着力点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在郜春海看来,企业直面人才需求,才能形成具体的经营动作,解决问题,落实企业文化,凝聚员工人心。
郜春海说,为员工解压,也是在为社会减负,这是企业责任。如何形成人才机制良性循环,政府应扮演引导的角色,让企业的贡献被看到,付出被承认,成果有激励,这样才会有更多企业把经营资金投入到员工身上,激发更多人才显现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