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提出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虚假宣传金银箔粉可食用、进口含金银箔粉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强调,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这从根子上否定了含金银箔粉食品的合法性,厘清了长期流行的伪科学的“食金有益”观。

有人可能不了解,真的会有人吃含金银箔粉的食品?其实,这已然“流行”多年,在部分地区已到了不能不遏制的地步。我的家乡以金箔产品名世,我因此了解一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上就有含金银箔粉食品出现,例如金箔酒。此类酒被定义为高档酒,但高价背后是低廉成本,暴利由此而来。

近年来,含金银箔粉食品更新换代,向肉类及甜点等领域进军,一时吸睛不已。2021年,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查处餐饮企业违规在食品中添加、使用金箔案例,炙烤和牛寿司、柠檬乳酪等时尚“金箔食品”赫然在列。此类食品价格不菲,金箔更成了价格攀升神器,若是听之任之,此风将更甚。

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主要迎合了三种消费心理——其一,认为食金延年益寿。这一说法自古有之,《盐铁论》就提及方士言“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其二,食金显示高贵身份。金价不用多说,食金自然是“人上人”的行为;其三,猎奇心作祟,喜好古怪食材。

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的根本目的不过是多卖钱,本质上是利用跟风消费者的无知大收“智商税”,并迎合奢靡风气搞怪味营销。无疑,“食金延年益寿”是无稽之谈。金元素本身并无营养成分,金箔只是作为纯装饰作用的着色剂,若是食金能滋补身体,那食铁岂不是能补钙还经济实惠?

此类误导扰乱视听,是对伪科学的推波助澜,带偏了社会认知。此外,专家还警告,一旦允许金箔作为添加剂或原料加入食品,可能导致虚假宣传、以不纯金箔代替纯金箔等不法行为,为监管带来难题。更令人担心的是,堪称怪癖的食金心理直接推动了奢靡风气的弥漫,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勤俭节约之风背道而驰。

此次多部门发文,剑指以食品添加金银箔粉为噱头宣扬奢靡享乐、拜金主义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广告宣传行为、宣传食品中添加金银箔粉具有保健功能、治疗功效等虚假违法广告,正是针对现实做出的正本清源、精准打击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1年,金箔就被原卫生部明令禁止加入食品中。相关文件明确表示,金箔既不是酒类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多年来,“金箔食品”依然大行其道。

事实说明,要遏制“食金之风”,荡涤污浊之气,除了长期加强科普宣传、开展健康常识解读、发布消费提示外,关键在于加强常态化监管、严格执法。《通知》强调,对相关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只有提升打击力度和违法犯罪成本,才能真正瓦解此类“生意”,夯实食品安全的基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