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税收举措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年来中国接连布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其间,接连出台的税收举措支持区域发展,破除藩篱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京津冀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正在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为这里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各项涉奥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刺激了“冰雪经济”。2021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政策文件,明确对特定主体在中国境内发生冬奥会相关采购支出负担的增值税予以退还。目前,专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近10个税种。

河北张家口一家参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和运动员村的公司,已累计办理留抵退税22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减税降费缓解了这家公司的资金压力。到2021年底,张家口市税务机关已累计为涉奥企业减免退税3.9亿元,全市冰雪产业企业从2015年初的35户增长到310户,累计接待游客超246.2万人。

由京津冀南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这里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江苏、浙江、上海,都是外贸大省(市)。

2020年,中国提高1464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政策实施以来,企业出口销售额1.5亿元,提高出口退税率直接带来政策红利400余万元。”安徽益农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中德介绍,这增强了他们做外贸、闯市场的信心。

2021年,长三角地区的退税业务办理平均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上海美寰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因为疫情导致企业出口及国内业务处于低潮,退税“快车”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从递交资料到退款到账,仅2天时间就拿到6265万元的退税款。2021年公司累计出口退税额达1.88亿元。

中国企业受益的同时,外资企业进驻长三角的意愿也不断增强。长三角地区新办外资涉税市场主体占全国新增外资涉税市场主体的比重,由2018年的22.1%提升至2021年的30.1%。

由长三角继续往南,税收政策正在帮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吸引更多人才。广东省、深圳市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给予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广州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CEO贺东东表示,公司急需全球高端人才,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拓宽了选才的空间。

不仅仅东部,包括四川、重庆在内的西部地区也在积极发展区域经济。2021年,中国宣布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实际执行中,各地存在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川渝两地统一了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执行标准和部分行业应税所得率等40多项政策执行标准。

许多纳税人不再需要四川、重庆来回跑。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婷婷表示,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是重要的财税工具,消除政策执行差异,统一执行口径,有利于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整体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机关将持续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办税缴费便利化创新举措,以区域带全国,共同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