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宁2月24日电(刘光柱 杨陈)“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槽碓村民族文化长廊,也是我们村生姜、茶叶、黑茶酒等土特产的展销区。”每逢节假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常会迎来大批游客,村党支部书记赵转桂则客串“导游”,为到访游客进行讲解。

槽碓村是中国瑶族稀有支系—六个“土瑶”聚居村落之一。曾经因为处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村里贫困发生率高达59.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足6000元。

近年来,槽碓村聚焦“土瑶”特色,积极打好资源牌、旅游牌,探索“党支部+乡村旅游+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拓展了游客市场,还通过“党建联盟”互帮互助、淘宝助农项目等线上宣传推广,解决了产品销售难问题。2021年槽碓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8.6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槽碓村是广西坚持党建引领,整合资源、创新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鼓起农民“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2021年以来,广西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保障难、效益提升难等问题,在体制机制创新、基层作用发挥、工作运行运转、发展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制定出台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抓堡垒打造促作用发挥”等“五抓五促”工程,将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内容。

与此同时,广西还完善各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面上抓统筹、中间抓协同、基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目前,广西12548个行政村已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的比例超过98%。

除政策开路,统筹谋划外,挖掘本土产品“钱”景,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同样重要。

“收到上林县祥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山油茶款项共计24万元;收到广西电网有限公司南宁供电局光伏款项共计3.7万元……”翻开南宁市上林县乔贤镇绿浪村集体经济账本,该村集体经济收入明细一目了然。

2021年,绿浪村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流转闲置林地80余亩建设村级产业示范园,带动村民增种山油茶1200亩,打响“乔绿浪”山油茶品牌,通过自主经营获得产业收入24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未来,上述“明星村”的模式有望在广西多地“复制”。据悉,广西100%的村都已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各地正依托建设自治区、市、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引导村级集体把资金投放到产业的生产、加工、冷链、仓储、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项目之中,通过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广西官方亦坚持以市场效益为导向,精准施策,从财税、金融、土地、项目建设、风险防控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统筹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7.205亿元,遴选1441个行政村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

据了解,2021年,广西村级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25.2亿元,其中41.8%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万元,实现了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实力增强。(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