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种植节本增效

本报记者 刘 畅

惊蛰将近,正是抓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大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今年,四川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率,缓解了用工难题,降低了种粮成本,有效提升了春耕生产的效率。

“我在双流区空港创意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流转了360亩土地,今年准备种植200亩水稻,剩余的土地除了种植大豆和玉米,还会穿插种植一些蔬菜。”2月25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杨公社区1组见到了至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文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两台拖拉机正在田间平整土地,“今年我还是准备多用机器少用人。这两台拖拉机是我从成都勇洪农机专业合作社租来的”。

成都勇洪农机专业合作社距离杨公社区约6公里,合作社负责人刘长洪介绍,合作社已经实现水稻、小麦、油菜、土豆4个品种全程机械化种植。针对需要服务的农户,每亩地收费500元,每户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200元左右,“今年我们预计服务周边3000多亩土地,面积比去年增加近千亩,种植户对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认可度很高”。

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在四川已有了很高的普及度。德阳市中江县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

中江县黄鹿镇金燕村村集体流转了1000余亩闲置低效土地,通过“小并大”“短并长”“陡变缓”等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改造,土地将被用于“果玉豆”三熟轮作种植。“经过去年一冬天的土地整理,条件已经成熟,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点播玉米了。”金燕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兵介绍。

前不久,四川在提高农机采购补贴标准的同时,还将农机补贴范围扩展到113个品目,无人机等新农机首次列入其中。除了将持续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四川还建立了农机购置跨周期调节机制,完善以机具补贴为重点,以作业奖补、新产品补贴和报废更新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农机补贴政策框架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