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能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近日,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两会时刻》栏目,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话题,在线上视频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在线下访谈间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超,中山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做客。
嘉宾们表示,当前生态环境顶层设计系统构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理念让生活的家园更加美丽。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对此,王超认为,这意味着国家再一次明确了要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协同治理已经成为了下一步政府解决生态、低碳问题的动向。
他谈到,国家制定的“1+N”政策体系,是以降碳为重点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是一个关于绿色协同治理的系统工程。明确了社会不同主体的广泛参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同时,我们还需建立一整套实现绿色协同治理的迭代机制,以及开发一系列的共创方法与工具,以实现‘1+N’政策体系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王超建议。
陈涛认为,绿色低碳正在引领一场技术变革,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量上,许多企业已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大量投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除了以科技力量推动绿色转型,还应该探索通过社会创新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顶层设计来推动相关举措的落地。”陈涛说。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也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柳卸林表示,这进一步将“双碳”战略提到了新的高度,并提出了实施路径,为推动绿色低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如何积极推进“双碳”进程,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柳卸林认为,要进一步细化“双碳”战略实施路径,构建激励与责罚相容的体制机制,形成行动共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大力发展低碳新兴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产业。并将“绿色低碳”纳入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通过基础研发的持续投入,实现技术的绿色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各行业向低碳转型发展赋能,催生绿色低碳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行业。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转型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而这种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方式,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王超表示,实现“双碳”目标还需要有效的社会创新来保障,我国在社会创新领域的提升与运用将成为持续赋能“双碳”战略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一步是摸清家底,要明晰我国碳排放的具体情况,不同行业排放量究竟是多少,在国家采取相应政策后减碳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估。
“目前,我们已开展碳监测试点工作,中国气象局成立了‘温室气体及碳综合监测评估中心’,我国已发射了3颗碳监测相关业务的实验卫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碳卫星监测精度和业务化实施程度,以科技创新支撑未来‘双碳’政策的动态评估和调整。”张兴赢说。
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让生活家园更绿更美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生活家园更绿更美。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制度创新。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如何让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刘东生谈到,要有序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一方面,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加以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的理念也要贯穿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另一方面,应注重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的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及完善退出补偿,生态补偿、损害赔偿与保险等政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陈涛表示,市场主体要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擦亮美丽中国底色助力。他谈到,中山环保将打造“生态公社”计划,植入低碳环保理念和设计。同时,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可量化的碳排放监测进行数据抓取、大数据分析,从而获得基础性资料和数据,为打造低碳绿色社区打下基础,树立和强化人民群众的绿色低碳理念,助力实现“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