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重点治理假借“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摇撞骗、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的行为,治理目标是在6月底各地方专项治理台账退出率力争达到100%,此后严格保持动态“清零”。
失信者莫被“征信修复”带偏
所谓“征信修复”是不法中介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故意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而捏造出来的概念。或教唆他人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或谎称开办教授“征信修复”技巧的培训班,或趁机泄露、买卖个人信息来渔利——无论手法如何翻新,这类中介机构的非法行径总离不开“欺骗”。【详细】
实际上,信用修复所指对象主要是市场主体中的企业,其产生的结果包括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至于征信异议,在适用主体上通常是指个人,其实质则是对错误或遗漏数据的“纠错”,而非发生失信行为之后的信用重塑。【详细】
“征信修复”骗局如何终结
网络上,“征信洗白”“征信修复”广告并不鲜见。一些人由于违约行为导致失信,企图通过中介进行“征信洗白”。不法分子恰恰利用了这些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实施诈骗。【详细】
高价修复个人征信等骗局,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必须高度关注、重点治理。终结“征信修复”骗局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建立台账,到重点监管,再到集中公示、打击虚假宣传、跟踪监测,多元化的治理措施方能彰显治理新效能。【详细】
指望“征信洗白”,不如确保“征信清白”
现代社会信息系统日益完善,个人征信也成为了一个人在数字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凭证。企图通过非法手段进行“征信洗白”,不如从生活的点滴中珍惜个人的“信用清白”,否则不仅无法给征信“去污”,还可能会掉进更大的陷阱。【详细】
对失信者来说,“征信修复”是陷阱而不是出路。唯有纠错守信,方可实现信用重塑。取信以担当尽责为要,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如果人人都努力成为诚信的践行者,“征信修复”的骗局便在社会上没有施展的空间。【详细】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红网)
V视角:
@韦韦春天_14252:“征信洗白”,千万别信!
@浙A-失水的鱼:明目张胆行骗,现在骗子都已经这么猖狂了吗?
@橋本吃完菜了:量力而行,适度消费;珍惜征信,按时还款。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所谓“征信修复”,不仅触碰了法律底线,而且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更是对个人信用的再次践踏,对此必须高度警惕,重拳治理。花钱“洗白”不了征信,只能越“洗”越“黑”,而且白花钱。信用的建立,要靠脚踏实地,取信唯有守信,别无他途。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