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4月14日电 题:青海南部东科日草场:不以牛羊数量论实力,追求畜牧业更高质量

作者 张海麟 张添福

“奥运会有个‘冰墩墩’,这牛应该叫‘牛雄雄’”

“不如叫它‘牛魔王’吧”

……

重约800公斤、肩高接近180厘米——眼前的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里的“形象代言牛”。

这个庞然大物,还曾是当地的种公牛评比中的冠军“牛王”。

日前,记者走进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如今,每半年,合作社1143头牲畜就散落在村里4.02万亩的草场上,放牧员跟随看护。而剩余半年,政府供给的饲料便成为牛羊的“免费午餐”,在合作社专有的畜棚里饲养。

几年下来,这种半舍饲模式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东科日广袤的草原上显露无遗,牧民鼓了腰包,草场生态恢复显著。

泽库县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创立之初的合作社整合全村74.4%的草场和62%的牦牛,筹集现金入股155.2万元,并吸纳全村81户参与股份制改造,共折股9.7万股。

通过坚持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径,东科日村草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民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生态有机畜牧业生产经营能力明显提升,牧民收入水平明显增长。截至目前,东科日合作社已累计实现分红数百万元。

“现在不是以牛羊数量论实力的年代了,”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俄尖吉布说,曾经漫山遍野的牛羊让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连年低下的牲畜存活率,让我们必须做出思考。只有优化草原生态、追求畜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步履才能走得更加稳健。”

走进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大院,得益于近些年黄南州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如今的东科日合作社办公室、农畜产品展示厅、良种繁育畜棚、贮料间等一应俱全。

在畜棚外的栅栏里,母牛慵懒地反刍并守护着蹄下初生的牛犊,丝毫不因人员走动而感到惊慌。从牧民变身饲养员的妇女们进进出出,忙碌着为栏里的牦牛添加饲料。

“乡村振兴,产业强村依旧是致富的根本之策,改造就要改得彻底……”据悉,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化运行模式,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分为天然草场放牧组(对3.8万亩天然草场分散管理,以划区轮牧的形式进行轮流放牧)、良种繁育组(负责合作社牦牛繁育工作,对良种高原黑牦牛进行集约饲养)和商业经营组(民族工艺饰品加工和建材市场专业合作社)等3个大组分工运作。

通过反复摸索,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采取整合扶贫产业项目、农牧口各类扶持资金等方式,相继实施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大学生村官领办工作、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牧区畜用暖棚等项目,修建改造了牦牛高效养殖标准化基地,配备了兽医室、有机堆粪场、饲料加工机械、奶罐车等,极大改善了合作社生产条件,增强了合作社发展后劲。

目前,东科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试点社、省级示范社、智慧畜牧业试点社、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建设“优秀合作社”。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谈及未来,当地牧民们表示,农牧业发展又迎来了新机遇。(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