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4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殷红25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说,根据有关测算,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数百万亿元规模投资需求,就能源领域而言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三方面机遇。

殷红表示,在上述碳中和投资需求中,80%至90%需求集中在能源、建筑、交通、核工业四大行业。从能源领域投资需求看,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产业链,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电力清洁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二是终端电气化带来的投资需求;三是非电降排带来的投资需求。

以电力清洁化为例,殷红表示,随着清洁能源成为主力电源,风电、太阳能使用将持续扩大,成本会继续下降。抽水蓄能的物理储能,铅酸、镍氢等化学储能以及超导储能等前沿科技都会有新的发展,同时电网也将加快升级。“实现电力生产安全接入、灵活转换等方面都需要金融支持。”

终端电气化则主要体现在消费领域。殷红说,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服务领域将深入实施电能替代,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传播、电采暖、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电气化运营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此外,氢气制储将实现全面发展,碳捕捉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有望增加,助力非电碳中和。

“以上三方面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低碳转型都值得金融机构密切关注,并且创新金融产品积极进行支持。”殷红表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能源对煤炭的依赖还比较强;二是能源消费的峰值还未达到;三是新能源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释放。

谈及金融如何发挥更大作用支持能源转型,殷红认为,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能源转型进展,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是能源,在此过程中可能带来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能源行业竞争结构、产业发展规律会产生较大变化。为推进能源转型,尽快实现“双碳”目标各种政策积极落地,在这方面金融机构要进行政策研究。

此外,金融机构还要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投放效率。殷红提到,在实现化石能源比例下降的过程中,要控制化石能源低碳转型风险,探索转型风险的识别工具,把能耗、环境因素等纳入评级模型,对能源转型可能带来的转型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管理,支持转型企业顺利、稳健地实现低碳绿色转型。(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