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记者 毕馨月

连日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动车组技术平台、智能化调试技能训练系统,相继亮相2022年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携手“长客造”智能城际动车组、清远磁浮列车和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向世界展示中国高铁人的创新力,一张张亮丽的“中国智造”名片,引发世界赞叹,赢得国际尊重。

中车长客不仅在中国铁路历次提速、轨道装备历次升级和“走出去”过程中勇当先锋,还全程参与并见证中国轨道客车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飞跃,更在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先领跑”提速赋能的2022年,递交上更多亮眼答卷——

1月6日,搭载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的“冬奥列车”正式亮相,中车长客派出超过300人的运维团队,在冬奥会期间累计运送旅客9.2万人次;

3月,由中车长客研制的中国首列新一代智能城际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

4月,由中车长客研制的世界领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创下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世界纪录;

5月,中车长客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以色列特拉维夫有轨电车、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下一代地铁等多款“硬核产品”,亮相2022年中东国际铁路及轨道交通展览会,进一步提升“中国智造”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6月15日,新一批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从长春驶向河南郑州。5天后,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使郑州至濮阳可实现最快52分钟抵达;

6月末,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1号线模型车在中车长客城市轨道客车装配产线下线;

8月,全国首条双流制市域(郊)铁路——重庆江跳线开通运营,实现市郊与城区“一车直达”“零换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首列首条、世界纪录、填补空白……时间的轨迹仍在延续,中车长客“创新驱动”的脚步从未停歇。

今年年初以来,中车长客持续将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头动力,以国家级技术平台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依托,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件产品货架、系列化平台产品和可快速迭代的产品线谱系,为创新驱动提供不竭动能。对此,中车长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全国率先具备自主研发列车网络、智能控制与旅客智能服务系统能力,引领中国轨道客车进入自动驾驶时代。近年来,公司每年科技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4%以上,并逐年提升,相继承担了“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研制及试验”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内外各类科技成果奖70余项,累计拥有专利1400余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180余项。

中车长客人对荣誉如数家珍,对产业链的延伸发展更远见卓识。以生产一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为例,其需要4万多个零部件,辐射20多个省市、600余家一级配套企业、1500余家二级供应商,产业拉动效应比例可达1∶5。作为涉及冶金、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精密仪器、机械、电力等诸多行业的产业链重要环节,中车长客在加快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中,承担重要角色与使命。为此,中车长客全面开启数字化建设,通过改革创新和经营发展,着力发挥整车企业的龙头牵引作用,运用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度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为打造“高铁经济圈”积极贡献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