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0月31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发射的天宫空间站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舱段“梦天实验舱”,“太空家园”即将三舱合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闻新介绍,这次发射任务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结构组装完成的收官之战,空间站“太空一期”将在今年年底完工,待到神十五发射后,天宫空间站将迎来百吨级最大构型。

【中国空间站“太空一期”竣工在即】

空间站“大变身”,完成T字构型组合体建造

为了迎接“梦天”实验舱的到来,已经在中国空间站里工作和生活了将近大半年的神十四乘组做足了准备。航天员们提前“洒扫庭除”,整理了空间站内的相关物件,方便“梦天”与空间站进行对接。

据悉,梦天实验舱全长17.88米,直径4.2米,发射质量约23吨,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采用大面积可展收柔性太阳电池翼提供能源,通过舱段转位技术实现空间站在轨建造与组装,具有载荷自动进出舱功能和微小飞行器释放功能,配置的暴露平台能提升空间站对载荷的支持能力。可为航天员提供约32立方米的工作活动空间,为应用任务提供13个舱内实验机柜和37个舱外标准载荷工位支持。

“梦天”实验舱虽然是个发射质量达到23吨的“大家伙”,但与空间站对接的时间却不算长。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后,“梦天”将在11月1日凌晨的4:30左右,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的前向对接口进行对接,并进行转位操作。届时,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同一平面形成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按照空间站“1+1+1=1”的核心设计理念,三舱最终将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舱箭分离,梦天实验舱顺利入轨监控画面。

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的实验将更加丰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