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3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带领一支11人的科学考察队,分乘两辆越野车、一辆大卡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罗布泊。他们一路风餐露宿,终于在5月30日的时候,进入了罗布泊地区。

一个星期后,他们成功的穿越了罗布泊地区,完成了既定的任务。6月5日的时候,考察队到达了罗布泊南边的小镇米兰,整个队伍在此停留休整,之后这次的科学考察工作就结束了,他们该回乌鲁木齐了。


【资料图】

这时,彭加木建议在回去的时候不走大路,走另一条路,顺便进行一次罗布泊东线的考察。这样会绕个大圈,但是这段路是古代丝绸之路走过的地方,有非常大的科考价值。

他们这次科考出来已经快一个月了,有的队员非常疲惫,于是彭加木就建议他们走大路回乌鲁木齐。但是经过讨论后,所有的队员都决定一起走东线,走一走丝绸之路。

随后,队员们就忙着准备物资,大米、水、汽油等等。他们一共在米兰停了六天,1980年6月11日,他们开着三辆车出发了。

出发之后他们才发现,对情况估计的有点太乐观了。出发的第一天他们就遇到了吹屁股风。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果遇到吹屁股风,会节省不少脚力。但是汽车就不行了,汽车遇到这种顺风,只吹车屁股,风吹不进车头,水箱热量散发不出来,加上夏天温度高,走不了多远水箱就会开锅。然后就得停车,打开前引擎盖降温。

整个考察队开了三辆车,水箱轮换着开锅,他们走走停停,导致前进的非常缓慢。第一天才走了不到五十公里。

本来预计一天走100公里左右,但是第一天一半都没走到,可谓是出师不利。

第二天,依然是大顺风,也是走了不到预计路程的一半。而且风大,晚上扎营的时候扎不住,大风会把帐篷掀翻,大家只好躲在车底下。但是这样也睡不着,大风呼啸,夹杂着沙子石子往人脸上打。

在前路艰难和身体疲惫的双重压力下,有人开始打退堂鼓,但是经过彭加木的一番教育劝说,大家又鼓足了干劲,决定继续随队往前走

6月16日下午2点,考察队到了疏勒河南岸的库木库杜克,并在此停下扎营休整。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一群野骆驼,大约有十几头。

彭加木立即带了几个队员,开两辆越野车追了上去,最后他们捉了一头小骆驼和一头母骆驼。

由于对路况估计的不足,他们的汽油和饮用水都已经没剩多少了。而且他们的水是盛放在旧汽油桶里的,一路的颠簸,水已经变色发臭。

没有水和汽油,在荒漠戈壁滩上是异常危险的。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向附近的解放军驻地请求救援。

但是这时彭加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用直升机送水花费太高,当时直升机飞一个小时的费用要两千多块钱,从驻地到这里来回要好几个小时,这样要花掉国家上万块钱。

为了给国家节省费用,彭加木决定先自己找水。他拿出地图仔细观看,在他们的驻地附近标着好几个水井,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6月16日下午的时候,彭加木曾经和副队长出去找过水,但是没有找到。

16日晚上10点10分,彭加木亲自写了一封电报,发给了解放军驻地请求救援。

发完电报,彭加木本可以一直等到救援就可以了。但是他本着为国家节约的想法,在17日早上9点,大家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又一次提出去找水。队员们都劝他等部队回复之后再说。

后来彭加木决定边找水边等回复,如果找到了水,就不用直升机运水了。说完就回到了车里。

中午十一点半部队的回复到了,副队长拿着翻译好的电文去给彭加木看,但是彭加木没有在车里。他以为彭加木出去方便了,就没在意。十二点半的时候,司机王万轩去彭加木的那个车拿衣服,他发现了彭加木夹在地图里的字条。

上面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17/6,10:30.

在这之后,彭加木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张字条成了彭加木的绝笔。

1925年5月19日,彭加木出生在广东省番禺市。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人员到祖国边疆勘察资源,这时彭加木有一个去莫斯科学习进修的机会,但是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然后向组织申请去新疆考察。

在写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请愿书中,他这样表示他的决心:“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的科学知识比较广泛,体格坚强。面对困难,我能挺起身子倔强的抬起头来往前看......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的勇气!”

他的原名叫彭家睦,但是在请愿书里,他改成了彭加木,寓意他要跳出家庭,为边疆“添草加木”。很快,彭加木就成了年轻人心目中开拓边疆的榜样。

但是之后不久彭加木就被查出来患了恶性肿瘤,当时医生判断他还能活三个月,但是彭加木面对病魔毫不畏惧,他积极治疗,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

身体好点之后,彭加木就投入到了开拓边疆的事业当中。在这之后到他失踪的二十多年间,他先后十五次到新疆科考,光罗布泊就去了三次。那时候罗布泊还没有开发,是真正的无人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但是彭加木硬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64年和1979年两次到罗布泊外围进行科学考察。

在这期间,他发现在罗布泊存在着大量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资源。当时我国的钾盐绝大部分依赖进口,重水能在核反应堆中做“减速剂”,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资源。他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1980年他从罗布泊失踪的这次,是他第三次对罗布泊进行考察。没想到这也成了他最后一次科学考察。

科考队的队员们,看到彭加木留的字条之后,等了一会儿,发现彭加木还是没回来。于是大家就立刻外出寻找。从中午一直到晚上,大家都没有发现彭加木的踪迹。

第二天凌晨两点,队员们通过电台和上级汇报了彭加木失踪的消息。

6月18日,科考队继续在驻地附近搜索,他们还请求前来送物资的直升机进行空中搜索,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6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和当地驻军参谋长,赶到彭加木失踪现场,并成立搜救小组。从6月20日到26日,部队和科考队,一共出动了上百人次,飞机12架次,在彭加木失踪地点东西100里范围内,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6月27日,彭加木的妻子和儿子赶到乌鲁木齐,一起参与讨论第三次搜救方案。

这次搜救,从7月7日一直持续到8月25日,这次共出动181人,汽车48辆,飞机29架次,飞行一百多个小时,搜索的范围达到了四千多公里,但是依然没好消息。

到这个时候,距离彭加木失踪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以罗布泊的气候条件,一个人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可能存活这么长时间。

1982年,彭加木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彭加木失踪后,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有的人说彭加木没有失踪,而是被境外势力劫持了,还有的说他是拿着双鱼玉佩穿越了,更有甚者,说他被外星人带走了。

这些吸引眼球的说法是不成立的,更大的可能是彭加木献身在了边疆的事业中。

彭加木为科研事业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行。

对此,你怎么看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