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习惯。在流量数据时代,各大运营商应运而生,掘地而起,以“买套餐、送流量”为由,诱导消费者去购买,从而谋取人们的利益。


(资料图片)

从流量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能用到流量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流量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看似实惠的流量套餐背后,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诱导,是对自己套餐的虚假宣传。而这种行为,已经导致了3亿用户的“上当”,对此,人民日报也进行了指责并“叫停”。

一、运营商的套路

目前,我国的三大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其中覆盖面最广,用户量最多的当属于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也是2022北京冬奥会官方持权转播商,是中国冰雪的官方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自从在5G业务开通以后,中国移动套餐客户数达到了4亿多。且有线宽带的业务也增长到了2.4亿用户。而在冬奥会开幕式之后,中国移动其市值也得到了上涨,达到了1.195万亿港元。

但早在前几年,中国移动就被曝出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月底流量清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业务等。其中月底流量清零这个问题更是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舆论,也曾被女星韩雪控诉,而后打赢了官司。从2015年开始,移动便推出了当月流量不清零的举措。

当然,中国移动只是众多运营商的一个映射。在网速越来越快的同时,各大运营商趁着这个档口,以“免费升级”的理由去诱导消费者,告诉他们能够以更少的费用去换取更多的流量。看似实惠的套餐后其实就是一些流量“陷阱”。

比如大部分的套餐都有一个共同的套路。在客服打电话给用户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说一些听起来非常优惠的流量套餐,但是这种流量套餐的优惠都是有一个时间期限的。比如只在流量开通的第一个月,或者第一年会有比较优惠的价格,之后便会提价。

但客服往往会将这件事情说得非常隐晦。因为当顾客一旦发现了这种套餐的套路之后,就不会再选择购买了。看似升级的流量套餐,其实只能短暂的优惠用户,到最后受益的只能是运营商。

除此之外,还有运营商所推出的流量卡、大王卡等这种手机卡。这类手机卡打着流量无限的名号,去诱导消费者购买。但其实它远没有运营商所说的那么完美和便利,相反他的问题也不少。

比如许多的流量卡都存在着流量虚假的问题。也许用户购买了10g的流量套餐,但也许用户真正使用的流量只有7g左右。只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精确的计算,往往忽略了这点。又如许多流量卡的网速在使用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会受到限制,变得越来越慢。这些都是运营商的套路罢了。

二、被“套路”的用户群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日常生活中对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购买无线宽带。无线宽带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上网的需求。但她也具有局限性,比如无线宽带具有地域限制。它不能满足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上网的需求。

虽然在有了无线宽带之后,人们对流量的需求逐渐降低。但移动网络终究是被人们需要的,在无线宽带还没有被完全覆盖的时候,消费者仍然需要购买流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被套路的这3亿人中,基本上是学生、老人以及经常在各地出差的人。

对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住校。虽然部分学校规定上课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但是在课余期间是可以借助手机查阅资料的。不过校内并没有完全覆盖无线宽带,而日常所需的查资料、电子书等需求都要靠流量来满足。

而很多老人在运营商拨打电话咨询的时候,由于听不懂客服所描述的专业术语,所以非常容易被诱导消费。以及在各地出差的人,由于他们在出差的途中没有无线宽带,所以只能使用流量。但基础的流量套餐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他们被“套路”的原因。

三、人民日报“叫停”

正是由于运营商的这种欺骗消费者、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与当初惠及人民,方便人民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人民日报也对这种行为作了批评与指责。人民日报指出,这些名义上的“免流套餐”打着免费的噱头,实际上仍然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并且用户时不时就能接到来自运营商的营销电话,在电话中对于套餐服务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段去诱导消费者消费,从而导致许多消费者被误导购买套餐,造成了许多的麻烦。对于这种行为,人民网更是采取了严厉批评的态度,并呼吁这种做法应该被叫停。

四、套餐乱象应被整治

虽然人民网已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批评,但运营商的行为并没有就此沉寂。为了能够获取利润,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流量也变得异常的昂贵。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现象不应该再被得到整治,而不再频频发生。

恶意扣费、乱开套餐这些行为都是在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通信套餐、流量套餐等,完全可以拨打举报电话去进行举报。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接到举报之后,针对这种行为进行查明以及整治,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而消费者们也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在运营商推荐购买套餐的时候,不盲目消费。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购买流量,当接收到运营商的频频来电时,可以选择挂断或者拉黑处理。不给他们随意升级套餐的机会。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对手机依赖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抖音、小红书等应用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耗费的流量巨大暂且搁置一边,这些手机软件消耗了我们非常多的时间,仿佛精神鸦片一般让我们上瘾。

我们也要进行一些反思,在大数据时代,手机、手机软件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更充实的精神世界,还是让我们的灵魂变得更加贫瘠和匮乏。当我们在这些软件中沉浸、乐此不疲的时候,虽然我们并不能从中获得价值,但却能给运营商带来利益。所以在擦亮双眼的同时,我们也要克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