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如何演化而来的?我们的祖先长什么样?在与豺狼猛兽共生的恶劣自然环境中,我们的祖先如何生活,人类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一直是学术界和公众长期以来都非常好奇的问题。近日,改造后的中国古动物馆人类演化馆正式开馆,提供了解开这些疑问的一把钥匙。
最新科研成果助力展品升级
人类的演化经历了700万年的过程。其间,人类的体质特征发生了很大改变,脑容量增加,还能够直立行走。同时,人类使用的工具以及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最早使用简单的石器到复杂石器,再到使用一些特制的工具。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从被捕食者变成了“统治者”。
“想要探索这一过程,科学家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人类化石以及与人类化石伴生的文化体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吴秀杰表示,从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头骨化石起,科学家在中国境内70多处发现了史前人类化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改造后的人类演化馆正是通过展出中科院古脊椎所近百年来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最近20年在中国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向公众系统地介绍人类起源与演化以及史前文化发展的历程。
据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介绍,人类演化馆根据古人类演化的时间轴共划分了九个展区,包括“直立为人”展区、“头脑风暴”展区、“神州古人”展区、“荒野求生”展区、“艺术曙光”展区、“遗传密码”展区、“科学面对面”展区等。
如果想要了解人类演化研究的新技术,“遗传密码”展区不容错过。“遗传密码”展区运用最新的可触摸滑屏技术,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破译生命密码、探索演化之谜的。古DNA研究能够帮助解开古人体内的遗传密码,使人类可以追溯历史,在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下探究人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果对古人使用的工具好奇,则可以到“荒野求生”展区一探究竟。一整面石器墙展示了古人类制作的312件石器,按照石器的用途和种类摆放。石器是研究古人类行为的首要材料。根据研究人员的现场演示,制作石器的剥片与加工技术主要有锤击法、砸击法、碰砧法、摔碰法、间接打击法、压制法等。而石器类型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手斧、手镐、薄刃斧、凹缺器、石钻、雕刻器、球状器等。随着人类技术进步和智能发展,石器变得规范、锋利、精美和多样。
多媒体技术+系列课程
除了展品的大量更新,人类演化馆还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融入展陈设计中。
“通过触摸屏、投影等多种技术方式,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激发青少年探索人类起源、演化和发展的求知欲,使科学与科技、人性化与趣味性相结合。”张平强调,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是本次重装升级的一大亮点。
漫步“时光隧道”,展馆通过对光影效果的运用,使观众在黑暗中与古人比身高;通过光、电多媒体技术和自动化等多种控制手段的运用,使幻影成像等高新技术结合人类演化进程和北京猿人的生活环境,产生全新的展示效果。
此外,古动物馆根据古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制作了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高仿真复原像,复原像制作逼真、毛发清晰,科学地还原了史前人类的长相、身高和他们使用过的工具,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观察史前人类的形象和生活方式。
张平告诉《中国科学报》,为了配合该馆的升级,中国古动物馆还专门开发了“人从哪里来”21堂主题课程及相关研学线路,内容涵盖了从猿到人、古人也疯狂——基因交流的故事、工具的演化、语言的产生、遥远的乐音、古人类学学科发展等。每一门课程都做了精心的课程设计和实验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科学思想是放在首位的。比如,学生们可以学习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学会基于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的技能;通过导师的启发式文献阅读,了解古人类学最新进展与前沿方向;通过代表性科学家的代表性案例学习,了解科学思想从诞生、形成到发展成熟的过程;从大量案例中概括梳理出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式……
通过这些课程,真正把中国古动物馆和中科院古脊椎所“隐藏”的教育资源利用起来,展现给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