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微博博主长安数码君曝料称,华为浏览器的某位资深经理透露,大概再过两年就能够看到更好的华为浏览器问世。

该博主称,如今浏览器的四大内核分别是,Trident、Webkiticon、Gecko、Presto四大内核,这些浏览器内核均来自美国,国内在这一领域仍是空白。

后来,此消息被认为是华为将推出国产自研浏览器内核,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对此,新浪科技报道称,接华为的消息人士透露,“华为并没有在自研浏览器内核,只是在原来的浏览器基础上做了一些算法创新和修正,后续还会在安全、可信、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加强”。

但对于最终真实情况如何,华为尚未对外公开回应。

据了解,华为自研浏览器内核之所以讨论的如此激烈,与国人渴望拥有一款属于自己的浏览器内核不无关系。

虽然国内各家企业都在参与浏览器市场的争夺,却基本全都是基于国外内核进行开发,并未彻底完全内核自研。

有业内人士对比Chrome浏览器内核测算指出,开发一款成熟浏览器内核的代码量在数千万至上亿条间,如果聘请1000名熟练工程师进行开发,需要花费5年以上时间研制,过程中仅人工成本便高达数十亿。

即便是完成了浏览器内核的研发,后续还需经过漫长的市场检验和用户反馈,并在此过程中进行不断迭代升级。

“作为上网通用工具,浏览器在各种合作条约的约束下几乎不可能出现像芯片那样的情况。目前华为还是应该做好底层优化,推出让用户满意的浏览器。”有业内人士评价指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