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7月11日讯(记者 郭文培)7月6日,主题为“中国—东盟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中国—东盟发展知识交流会在京举行。来自国际组织、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部门、东盟国家驻华使馆、智库和研究机构、企业的70余名代表,围绕中国和东盟国家能源转型与合作发展,进行探讨交流。

“向清洁可持续能源过渡,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能源安全。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排放量增加。本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迅速增加,从2000年到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增长了47%,历史高点375亿吨排放量是在2022年产生的。”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指出,研究表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是过去五十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关键原因。因此,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转型即从传统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为此,针对加强中国-东盟能源合作,赵昌文提出了三点思考。首先,中国和东盟国家应积极对话协商,分享彼此在低碳能源转型、发展的经验,制定相关合作计划,以符合当地发展条件。其次,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体系和能源储存技术方面加强合作,中国还可以继续支持东南亚国家电网升级,促进跨国电网互联互通。此外,中国和东盟国家还可在关键矿产资源以及清洁能源行业发展方面加强合作,以保证供应链安全和稳定,建设绿色供应链,为地区和低碳能源转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中国驻东盟大使侯艳琪也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找准合作切入点。中国和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均存差异,能源转型路径方式必然不尽相同。因此,要加强政策沟通,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找到既发展各自优势又契合彼此需求的切入点,使能源转型合作能够真正促进区域发展,增进人民共同福祉。其二,加强合作前瞻性。绿色低碳转型处于国际发展前沿,中国-东盟相关合作也需要一定前瞻性。包括: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关标准互认衔接,加快绿色投融资合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促进绿色投资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设计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能源建设项目,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三,培育合作内生动力。能源转型涉及政府部门,也包括相关行业、企业、科研单位等诸多利益攸关方,采取有针对性激励措施,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实施一个个落在实处见到实效的项目,使中国-东盟能源转型合作获得更多的内生动能,在相互成就中实现永续发展。

对于中国和东盟国家能源合作,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杨艳也分享了她的五点思考。一是安全共保,提升能源供给安全能力。二是资源共勘,巩固升级东盟地区传统能源的勘探开发合作。三是绿能共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推进可再生能源。四是平台共搭,构建完善的区域能源贸易交易中心。五是成果共享,共享绿色低碳发展经验,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合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