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

一个内置红色牵引绳、外观通体黑色的长方形箱子堪称田径场上真正的“黑科技”,其具备的智能可变阻力技术,既能提供不同强度要求的训练条件,也能精确反映出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左右腿产生的爆发力、功率以及运动速度,数据中的峰值和平均值会形成曲线显示在平板电脑上,教练将以此为部分依据,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

这个神秘的“黑匣子”是一款便携式速度爆发力训练和测试设备1080Sprint,曾无数次出现在苏炳添的训练镜头中,东京奥运会后,也出现在王嘉男的训练场景中。不同于以前帮助“亚洲飞人”完善“跑”的质量,在跳远领域,它能帮助王嘉男调整跑跳衔接的技术问题。

今年尤金田径世锦赛,26岁的王嘉男凭最后一跳完成惊天逆转,以8米36的成绩夺得男子跳远金牌,成就了中国田径首枚世锦赛男子田赛项目金牌的“意外之喜”,更留下“科学训练”助力突破的“情理之中”。

“现在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助力。”自2014年起,科研人员出身的王国杰便一直以体能师、翻译、科研和助理教练的身份,辅助外教兰迪·亨廷顿帮助中国田径短跑组和跳远组实现突破。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精英运动员背后是一支“复合型团队”,涉及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营养保障、器材装备、心理咨询等领域的成员投入,科技应用覆盖竞技训练、科研测评及康复保障等多个方面。

他们参与、见证中国田径的蝶变可以浓缩到一个细节中:曾经,苏炳添会用脚丈量起跑器位置和踏板间的距离,但每次比赛用鞋不同、起跑器型号不同,测量结果并不精准,如今,苏炳添在比赛之前会带上一把皮尺,对毫厘的“较真”反映的正是中国田径“提速”背后,笃信“经验”向尊重“科学”的观念转变。

突破离不开“黑科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