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5月17日电(陈周璇、何茜)文以载道,物传精神,中国古人将华夏文明镌刻在物件上,文物修复师让沉寂的历史活起来。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天地里,存放着逾千年的荆楚文化记忆,也安放着文物修复师方晨的时光岁月。
“小时候,我的父亲在湖北省博物馆复制工厂工作,我经常到现场去看他工作。其实当时也没想过要学这些,只是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他看我感兴趣,就教我一下。”在耳濡目染中,方晨从2009年接触青铜器保护工作,逐渐接过父亲方国荣的手艺。
据介绍,文物复制是依照文物的体量、形制、质地、纹饰、文字、图案等信息,使用原技艺、采取原工作流程,制作与文物相同的制品。文物复制品可以弥补馆藏文物的不足、避免珍贵文物在长期陈列展示中受到损坏、回馈文物捐赠单位或个人、进行馆际交流扩大受众群体。文物复制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延续,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
(资料图)
从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走进“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馆,方晨介绍起自己修复过的文物,如数家珍。
“这是我参与随州叶家山修复项目修的第一件文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它碎成好几节。现在当然看得不是很明显,看不太出来。原本在右角的位置,它是残缺断裂的。”方晨指着展柜中的一个青铜面具说。
方晨参与修复过众多青铜器物的修复工作,给他印象最深的还是父子俩携手修复的曾侯與甬钟。曾侯舆甬钟体积大,出土时破碎不堪,如何修复缺少残片的曾侯舆甬钟呢?
“这件甬钟我和父亲当初接手的时候已经碎裂为八块残片,我们采用了三维扫描,3D打印技术,对缺失部位进行补全,再与传统的修复技艺相结合,达到了现在的观感。用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相互结合的方法,对它进行了修复。”方晨介绍。
据介绍,曾侯舆甬钟的前期3D扫描、打印、建模花了大概六个月的时间,随后对3D打印模型进行翻模、青铜铸造和制作补配件。然后又花了几个月时间,将原始残片镶嵌补配件之中进行拼接焊接,最后着色达到现在的展览效果。
一件文物的修复,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时间,需要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这不仅考验文物修复者的技术,更考验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最苦恼的就是看到那种锈蚀物特别多,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有害锈,胎体薄变形又严重的器物。这个修复难度会比较大。”方晨说,尽管在青铜修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他来说,每一件文物的修复其实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碎成几十片残片,通过一点点蛛丝马迹,找到这两片之间的关系。这就相当于玩一个拼图,找了很久没找到,突然一下扫过去,这一片好像就是它旁边的,拿起来一比对,发现果然是它。那一瞬间的惊喜,是想跟别人分享我找到它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方晨说,修复中长时间小心谨慎地拼对、粘结、回贴、修补,心态一开始会从新鲜感过渡到枯燥,但他始终能做到乐在其中。
3月26日,方晨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获得三等奖,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文物修复技能大赛,为此他已经备赛一年。
青铜器修复与复制已不仅仅是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更是一门跨学科专业,它要求文物修复师掌握历史学、化工材料学、仪器分析、计算机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实用技术。
“未来的打算,当然还是更加精进自己的技艺,积累更多的保护修复相关知识。这就是我未来继续要做的。”方晨说,文物修复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他要为每一次修复做好准备。
(视频制作:祝垚俊、何茜、李秋茹、赵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