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农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塑料地膜及棚膜以良好的保温、保墒性能早已被广泛应用至农业生产中,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辅助材料之一,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基础。
绿色农业和污染防治 一枚“硬币的两面”
毋庸置疑,农膜的应用在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膜有保温、保湿、保肥、抑制杂草的性能,还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地膜与棚膜的搭配使用,更是打破了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对季节、地域的限制,实现了人们一年四季想吃什么有什么的高品质生活。
近年来,绿色农业发展的理念虽已深入人心,但农业污染防治却始终是一条横亘在农村绿色发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地膜使用量最多、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推动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地膜回收率已达到80%以上。但与此同时,棚膜产品所存在的环境污染危害,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往往被忽视。
据了解,为了满足农民在大棚种植时,对棚膜高流滴性、高透光性、益于植物生长,不使作物发霉、病变的强烈需求,许多棚膜生产时会在棚膜表面添加一种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涂覆剂,让棚膜在使用过程中滴流效果更好。同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及“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也因价格低廉,作为流滴剂使用效果尚可,至今仍被大量盲目追逐低成本而忽视环保问题的企业广泛使用。据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在2021年涂覆型棚膜达到了20万吨的规模。而据业内人士讲,使用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流滴剂的至少占一半以上。根据经验,大概1吨流滴剂能产出100吨涂覆型农膜,那么去年至少有1000吨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涂覆液被使用在农膜上!
价格低廉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等烷基酚类物质有到底有怎样的危害?国家十三五计划农用覆膜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米庆华教授介绍,据世界各国研究发现,农膜中含有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排放到环境中会分解成为壬基酚、辛基酚,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可以模拟雌激素,对生物性发育产生非常严重影响,并且干扰生物的内分泌,特别是对雄性动物及男性精子的形成,造
成不可逆伤害,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
高危污染物壬基酚受重视 各国出台法令法规禁止使用
污染土壤环境,影响动植物健康,壬基酚等物质的危害性还远不止于此。在《壬基酚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潜在危害》的博士论文中提到,壬基酚可在水生物特别是水生动物体内浓集,并可通过水或/和经水生动物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内,可造成肝肾损伤并影响生殖系统健康。
此外,权威学术性期刊《环境卫生学杂志》发布的一篇名为《壬基酚对机体的毒性影响及其机制》的文章中也指出,动物实验发现壬基酚对垂体、睾丸及卵巢等内分泌腺体及多个系统均有不利影响,同时可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甚至促癌。
作为一种广泛认知的危害性物质,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法规禁止壬基酚的使用。其中,欧盟自1980年起禁止壬基酚用于家庭清洁剂配方,2000年后,其在工业洗涤剂中的应用也全面禁止;2012年,德国将壬基酚定义为可能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物质;2013年,瑞典提议将壬基酚纳入限制物质清单;2015年,欧盟委员会发布禁止欧盟所有成员国在销售的纺织制品中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规定;随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均出台了对壬基酚加强管理的法规。
在中国,2011年首次将壬基酚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列为禁止进出口物质;2021年底,壬基酚作为高危污染物,也被明令禁止用于农药助剂。
绿色兴农高质量发展 仍任重而道远
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地膜产品的使用规范以及污染防治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除了政策的不断加码,越来越多环保型地膜产品也在不断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回观使用面积不如地膜,但危害却不容忽视的涂覆型农膜产品,虽有相关的生产标准规范出台,但涂覆型农膜所用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标准还亟待完善。特别是壬基酚、辛基酚等烷基酚类物质对人类生殖健康的严重影响,也与国家近年来鼓励生育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构建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需要国家、政府、行业、消费者以及农民群体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倡议农民使用环保型农膜,鼓励相关技术企业加大对环保型农膜产品的开发、推广及应用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民群体对壬基酚危害的认知,更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对有害型涂覆型棚膜的关注与重视,逐步完善行业使用标准及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促进有害型涂覆型棚膜的有序退出。也希望能举全社会之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共同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