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十年大气污染防治情况。2013年至2022年,我国PM2.5浓度实现“十连降”;北京年重污染天气从此前的58天降至3天。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00多万吨,分别下降到300多万吨、900多万吨,分别下降了85%和60%。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十年来,我们实现了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2022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29微克,首次进入20+时代。优良天数比例86.5%,重污染天数下降到0.9%。从主要污染物来看,除了PM2.5下降,PM10、二氧化氮浓度均有明显降幅,同比下降5.6%和8.7%。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需注意的是,与其他污染物下降不同的是,臭氧浓度有所上升,同比升高5.8%。

刘炳江分析认为,臭氧的两项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仍居高位,叠加去年我国遭遇高温干旱的不利气象条件,进一步助推了臭氧浓度升高。“这也从另一面提醒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改善成效还不稳固,空气质量形势改善较为严峻。”

刘炳江表示,从今年一季度来看,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经济的全面恢复与产能置换新建的重大项目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地方盲目上“两高”项目和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以及沙尘天气使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连续空气污染过程。

他强调,要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企业达标排放底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