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天山南北,金融活水奔涌。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新疆锚定“五大战略定位”,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疆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赋能产业升级,已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共同绘就新疆蓬勃振兴、人民安居乐业的宏伟蓝图。


(资料图)

昌吉:点“绿”成金

□董林杨 本报记者 胡杨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昌吉州产业基础坚实雄厚,肩负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产业集群发展如火如荼。

昌吉金融监管分局以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政策引领与市场创新双向发力,绿色信贷、转型金融与绿色保险协同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构建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木垒的风资源挺好,交通便利,可以说是最理想的风电建设场所。”新疆信友达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立兴介绍,信友木垒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自2025年3月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00MW,10月底将全部投产。

然而,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面临挑战。“兴业银行在项目前期过程,给我们贷了5亿元的前期贷,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项目资金需求问题。”李立兴表示。

兴业银行提供的5亿元前期贷用于风机预付款,保证了项目正常建设。不仅如此,为保障项目全周期资金稳定,后期,由兴业银行昌吉分行牵头组团,审批14亿元项目贷款。

兴业银行昌吉分行营业部负责人李国山表示,兴业银行昌吉分行紧盯重大项目,构建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支持昌吉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以项目融资为核心,提供“前期授信+建设贷款+运营支持”的全周期服务。

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昌吉州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1.86%,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23个百分点,总量及增量均位居新疆前列。

保险方面,人保财险昌吉分公司依托“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积极助推绿色保险保障,重点跟进昌吉风光电储能基地项目,紧盯“西电东送”国家战略,推动承保绿色新能源项目、绿色建筑行业一揽子保险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截至目前,参保企业213家,为企业提供54.6亿元风险保障。

创新绿色模式

拓展融资渠道、不拘泥于传统的抵质押融资模式,在昌吉州,产品创新成为绿色金融改革的最大亮点。

2024年12月,兴业银行昌吉分行将气象数据要素融入融资流程,为昌吉国投奇鑫能源有限公司奇台县180万千瓦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提供了553万元融资支持。

这是新疆首笔“气候贷”,该笔贷款创新性地采用了新疆气候中心提供的该项目所在地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指数,通过智慧化、精细化、定制化服务,使得银行对项目评估变得更加科学、精准,摆脱了银行过去因低碳企业融资数据模糊造成风险评估不准的困境。

昌吉金融监管分局紧密结合昌吉州发展定位,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创新绿色模式,丰富产品服务供给,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6月17日,建设银行昌吉州分行成功为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理新疆首笔“碳资产+转型金融组合工具”绿色贷款1亿元。

据昌吉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笔业务以碳排放配额为质押的绿色融资模式,告别了以往传统的房产、土地抵押等融资模式,丰富了融资担保品,充分发挥了碳排放权交易在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通作用。”

在转型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昌吉金融监管分局协同有关部门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绿碳融”普惠产品,通过与企业碳账户挂钩,实现再贷款政策精准直达。截至目前,通过运用政策工具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2000万元。

绿色保险创新同样亮点纷呈。昌吉州保险机构提供绿色领域风险保障526亿元,保障范围涵盖环境污染责任、碳汇交易、气候风险、绿色能源等多个新兴领域,初步形成“保险+风险减量+科技”的新型服务模式。

相关链接:

【机构实践】践行金融使命,赋能区域发展

阿勒泰:诗意远方

喀什:林果飘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