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车市“降价潮”还在持续升温,车企疯狂内卷的同时,第一份成绩单已经出炉。相关上险数据显示,第十周(3月6日-3月12日)乘用车总体销量为31.37万辆,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10.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单周总销量为10.8万辆,同比增长8.8%,环比下降7.2%;燃油车乘用车销量为20.55万辆,同比下降15.6%,环比下降12.4%。从数据上看,国内车市第十周周上险量同比、环比皆出现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引爆这场价格战的“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活动时间正是3月6日。这不禁让人生问,载入史册的降价浪潮,结果消费者不买单?
(资料图片)
从上险数据具体来看,新能源车方面,比亚迪拿下37133辆的周上险量,同比增长52.1%,环比下降4.6%,虽有波动但仍稳居单周上险排行榜首位;特斯拉排名第二,本周上险量17030辆,环比增长28.4%,连续三周环比上扬的同时继续冲刺单周2万辆,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市占率攀升至15.77%;广汽乘用车以8437辆的单周上险量排名第三位。
回顾这场降价风波,特斯拉带头降价引燃了导火索。1月6日,特斯拉率先下调产品价格,决定对Model 3和Model Y两款国产车型进行大幅度降价,其中Model 3的起售价甚至降到了历史最低的22.99万元。随后问界、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接连跟进;2月中旬,比亚迪则发布秦PLUS DM-i 冠军版车型,9.98万元的起售价和传统车企品牌燃油产品处于同一水平线。
直到3月6日,这场价格战引来真正的爆发,3月6日,一组关于“湖北史上最强购车优惠季开启”的宣传海报引发车圈热议,其中湖北省东风系多个品牌的高额政企补贴力度最为猛烈,以指导价21.19万元的东风雪铁龙C6共创版为例,政企综合补贴后仅需12.19万元,补贴金额高达9万元。东风汽车凭借一己之力将这场降价潮推向高点。
自此,官宣“参战”的车企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 50 个汽车品牌通过官降、补贴等多种不同形式加入到价格战中。这其中包括如日中天的比亚迪,高高在上的BBA。
不过,如此规模的商家让利,消费者为什么不买单?有分析指出,降价措施短期内对销量可以形成一定刺激作用,但无法成为常态,不少消费者预期随着价格战升温,还能等来车企更大幅度的降价,反而让一些消费者产生了持币观望的心态。
汽车行业分析师朱玉龙认为,随着价格战引发浓厚的观望情绪,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开始持币待购。汽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处在一个价格紊乱的状态,要理顺关系需要两个月时间。价格战开启后,确实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消费者也开始了‘买涨不买跌’。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场“价格战”更多的是强调宣传效果,且已接近达到峰值,“市场需要稳定下来了,后续车市运行将逐步企稳。”
说到底,终端大幅降价对于车企本是无奈之举,特斯拉降价的真正原因是去年的销量大幅度下滑。但降价确实管用,宣布降价后的特斯拉自第八周开始,已连续三周实现环比增长,且上涨幅度十分可观。
价格战对于实力且质量的品牌是有巨大优势,何况特斯拉又是最先降价的车企。在1、2月份汽车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其它大多数车企只能被动降价跟随,降价让利带来的销量回馈自然要逊色一些。
此外,用周上险量来衡量同期销量并不准确。汽车从排产到交车,时间是不一定的,最短也得半个月,最长时可以到半年,甚至有一年的时间。特别是最近大促的热销车,交付时间没法保证。因此根据上险量作为销量统计口径虽然比较准确,但存在滞后。
不可否认的是,车企大降价是真正利好消费者,“企业+政府空前优惠的购车补贴政策,坚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决心,期待3月或者上半年度的汽车销量数据,或许会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