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28日讯(记者 徐川)在今日举行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详解了该行在2023年的“321”经营策略。其中,“3”是要优先投向零售、小贷和供应链金融;“2”是要做大绿色中收和绿色收入,即不消耗或短期占用资本的交易收入;“1”是要继续压降存款付息率,降低负债成本。

经营业绩方面,浙商银行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10.85亿元,同比1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36.18亿元,同比增长7.67%;不良贷款率自5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因推行配股方案而暂停现金分红后,浙商银行又重启派发2022年度现金股息。该行年报显示,向A股、H股股东每10股派息金额2.1元,现金分红共为44.66亿元(含税)。


(相关资料图)

对于配股和分红之间的关系,浙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刘龙今日回应称,先把时间顺序让位于分红,预计今年5月上旬完成分红,然后争取在6月底前、三季度前分别完成A股、H股配股。“当分红与再融资在时间上有冲突时,希望能够分红优先。”

不良率5年来首次下降 涉房贷款不良小幅增加

贷款质量方面,浙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1.6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为5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从其它相关指标来看,浙商银行副行长景峰透露,截至2022年末,逾期90天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是79%,也从侧面印证了5级分类是审慎严格的。另从贷款处置角度看,据景峰介绍,2022年全年通过各类方式处置了表内的不良贷款233.7亿元,较2021年增长近39%,创下历史性新高。

其中在房地产领域,景峰进一步介绍说,“2022年个别高负债、高杠杆、流动性紧张的房企出现了一些信用风险,因此在2022年浙商银行是有步骤、有序、有计划地压降房地产敞口余额。”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1668亿元,较2021年减少近19亿元,在贷款金额中的占比也从12.52%下降至10.94%。

但同时,2022年末该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至2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6%,较2021年上升1.04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不良余额有所增加,但不良率是控制在行业内较低的水平。”据景峰介绍,针对房地产行业贷款,进行了严格分类并审慎计提,其贷款拨备率达到了3.97%,比2021年末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房地产贷款业务的主要担保方式仍然是抵押,截至2022年末,抵押项下的业务余额占比达到86%。

景峰进一步表示,从数据监测来看,自2018年以后新增业务的不良率不到0.5%。“因此,一方面会严控新发生业务的新增不良,另一方面也全力推进存量业务的风险防控与化解,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和拨备计提力度。”

浙商银行在年报中亦提到,审慎开展房地产信贷业务,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房地产授信导向;对房地产行业贷款实施限额管理和名单制动态管理,不断调整优化资产结构,并加强存量贷款风险的监控和管理。

应对息差下行:加大小微贷款投放 主动压降高息存款

年报显示,2022年末,浙商银行的净息差为2.21%,较2021年末小幅下行0.06个百分点。在生息资产中,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率为5.12%,较2021年下降0.24个百分点。

对于如何从资产端来缓解收益下行压力?景峰今日在业绩会上回答财联社记者提问时表示,“围绕着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的经营策略,来主动调整资产布局,以平滑经济周期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尤其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速17.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近6个百分点。

同时在负债端,截至2022年末,该行吸收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为2.29%,较2021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也带动了付息负债总额的平均付息率降至2.35%,同比降幅为0.19个百分点。

这源自于高息存款的主动清退。“在去年3季度,当年的存款增量已接近4000亿元,但到去年年底又回到2600亿元左右,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存款的‘量价’平衡。”景峰介绍说。

对于2023年净息差展望,景峰表示,在资产端,要把有限的信贷增量资源优先配置到零售小贷及供应链金融,预计贷款收益率的下行压力会较2022年有所减缓;另在负债端,景峰重点提到,要严控高成本存款新增,不会追求存款规模的增长。

综合资产负债两端来看,景峰预计,2023年资产收益率的下行速度或许将快于付息负债的压降速度,虽然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但幅度相对有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