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包拯我们的认识都是从少年包青天开始的,在少年包青天里,包拯神采飞扬,对于那些陈年旧案如有神助,演员精湛的演技获得大家一致点赞,包拯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相关资料图)
在大家的印象里,包拯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从外观上来看,包拯眉眼之间有个月亮,肤色较深,这代表着刚正不阿的形象。
在破案上,包拯更是断的清清楚楚,一清二白,在他手里经过的案子,没有人不称赞的,也就是到如今,包拯的威严大气和一丝不苟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在很多人的廉政生涯里,都一定能出现包拯的案例,后人都会用包拯的清正廉洁来为自己在仕途上铺垫一些,也会用包拯的案例来警醒自己。
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正面激励作用,通过人物事件的影响,从而敦促我们不断向前,而包拯清正廉洁的一生,更是值得我们细细摸索和学习。
可以说,毋庸置疑的是,包拯的正面形象深入人心,给后人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鼓励作用,但是大家都很好奇的是,包拯作为当时的二品官员,他的俸禄能有多少呢?
包拯的成长之路要说起包拯的成长经历,那也是值得一提的,包拯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官二代”意味着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如果不误入歧途的话,几乎可以直登云顶。
包拯可以算称得上是“官二代”的样板了,和很多的“官二代”的放浪形骸以及不羁相比,包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按部就班的乖乖仔。
如果回溯包拯以往的经历,包拯后来的成绩和自己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良好的家风,成就了包拯的一生。
由于父亲是朝廷官员,包拯从小就言传身教,来看父亲处理案牍,解决事情,小小年纪的他,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在很多小孩抗拒学堂的时候,包拯可是出了名的积极,他不用父母催促,就会自己跑去学堂上课,而且在先生教授以后,他也会认真聆听,多少次他都是在学堂流连忘返。
根据史料记载,包拯的悟性很强,先生布置的题,他会慢慢的思考,也不着急作答,而是脑子里会把父亲和老师给自己的叮嘱想一遍,三思而后行。
而父亲的教育就好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包拯心里慢慢成长,在父亲忙于工作的时候,小小的包拯就在家里一个人学习,有不懂的就及时请教父亲。
在同龄人都还在玩泥巴,对世间的这些新鲜事贪恋和好奇的时候,包拯早就已经从这些俗事中超脱出来,他十分清楚自己后面的发展道路,他一定要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
这条路上一定是艰辛的,所以父亲一直教育包拯要吃苦耐劳,要经得起诱惑,这也为包拯以后的为官清廉奠定了基础。
包拯的职业生涯包拯从小就刻苦用心,命运对他也算得上是青睐,在29岁那年,包拯如愿以偿考取了进士,要知道,很多人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衣锦还乡。
而衣锦还乡最最让人高兴的,就是能考取功名,这也不难解释包拯的成功考取进士,让大家喜出望外,因为这本身就已经是光耀门楣的事情了。
但是包拯丝毫没有因为这一点点的成绩沾沾自喜,因为和别人考取功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不一样,包拯是为了黎民百姓,这一点和父亲从小对他的耳濡目染相关。
包拯考取了进士以后,一开始并没有给他安排在核心的位置,而是要从基层做起,在同去的一个个都开始加官进爵之后,包拯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北宋商贾贸易往来繁华,烟火气十分浓重,生活相当富庶,要知道那时候的生活水平在历朝历代里都可以称得上是相当富裕了。
在这样的富裕生活环境之下,并没有影响到包拯的发展,他丝毫没有贪图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于给自己分配的工作按部就班地完成。
包拯为人清正廉洁,在当时的老百姓中都是出了名的,而且对待父母十分孝顺,在父母重病需要照顾的时候,他全然不顾自己受到皇帝器重,毅然回家照顾年迈父母。
这样的品格赢得了百姓对他的支持,在百姓中间,对他的呼声很高,他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由于有好的口碑,他的晋升之路也变得顺畅很多。
曾有传言,包拯一年的俸禄居然可以达到18000贯,其实在宋朝时期,商贸往来十分发达,这样的高薪也不能算得上稀奇。
18000贯到现在也就是相当于18000两,如果按照当时的兑换标准的话,当时一斤米11文钱左右,一百文钱可以买9斤米左右,而1两银子甚至可以买180多斤米左右了。
在宋朝时期,提到官职意义不大,但是对俸禄是最为直观的,尤其是作为当时的二品官员,在当今已经是遥遥领先了,这换算下来,也让人大吃一惊的了。
根据现在的情况以及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1两银子到现在可以换算到五六百人民币了,这18000贯到现在也是绝对是高薪了,到现在可以拿到近百万的的薪水了。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包拯离开后,并没有留下多少钱,这么丰厚的薪水,再加上包拯一生清廉,为什么最终也没留下家财万贯呢。
根据民间小道消息,包拯不管官职多大,遇到有困难的百姓都会帮助,尤其是那些没有收入能力的,包拯都会自掏腰包去给他们一些钱。
回看包拯的一生,能够秉持着爱民之心,也不难理解为何到最后自己没有积攒多少钱了。
到现在,再看包拯清正廉洁的本色依然 具有现实意义。
如今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也要怀着“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样的本心去工作,那么也会营造起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