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发现合肥,对标合肥。为深入挖掘安徽合肥在招商引资、高新区建设发展、产业基金运作等方面的创新经验,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组织市内主流媒体,赴合肥开展“对标合肥媒体行”集中采访活动,对标先进、提效争先。
“科大硅谷”高新片区落地重大项目近30个、投资超百亿元;全国首个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相继挂牌成立,全国首批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启动建设……
(资料图片)
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再交亮眼答卷。
俯瞰合肥高新区王咀湖畔
上世纪90年代初,合肥高新区与淄博高新区同时列入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经过30余年发展,曾经的郊野农田成长为坐拥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前沿窗口,其“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的内生发展之路,将为正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淄博高新区带来哪些启示?
解锁科创强磁场
在合肥高新区,每月都有国家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发布,每周有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品发布,几乎每天都有依靠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公司设立。
从无到有再到强。一个个创新因子,如何焕发动能?一粒粒创新种子,如何拔节生长?
以中国声谷、量子中心两块金字招牌为例。
量子国家实验室
2017年6月,合肥高新区确立“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区域品牌。自此,这里成为国家AI产业战略中心、全球量子产业研发重镇。
其中,中国声谷在科大讯飞引领下已建成较为完备的产业平台、技术平台,在全国创造了三个“第一”:全国第一个以“中国”冠名的AI产业基地、第一个部省合作共建的细分产业发展机制、第一个配套以产业园命名的专项支持政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贯通……相隔不远的“量子一条街”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有的地方有尖端科技,但没有产业,有的地方有产业,却没有科研支撑,合肥高新区走的是一条整体化的内生发展之路。”合肥高新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一语破题。正是基于此,“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了合肥高新区一以贯之的遵循。
走稳这条内生发展之路,高新区科技部门总结出三条经验。
一是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说来简单,怎么干?聚焦高端引领、源头创新,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建强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原始创新成果具体转化;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企业自身技术及产品的迭代创新;兴建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二是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在合肥高新区,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细致缜密,围绕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金融、场地、场景等创新要素,涵盖从初创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同时,全面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
三是实行科技招商。立足科创高地优势,高新区聚焦高校科研院所的早期实验室成果,敢于冒风险投小、投早,关注未来产业以及颠覆性技术的挖掘。
同样作为科创高地的淄博高新区,提出打造以科技创新高地为首的“五大新高地”,不论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政策还是科技招商思维,既高又新的“合肥经验”都给出了样板。
拓宽招商新打法
2016年,合肥高新区开始施行“全员招商”,并对这一概念探索出自己的“完整打法”。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看,“全员招商”织就了一个完整体系。纵向是“顶层设计”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以全市16个主导产业链为依托组建产业专班,延链、强链、补链,有的放矢。横向来看,高新区精准划定了6个招商引资的A类部门,其余20多个部门划为B类。列为A类的投促局、科技局、经发局、高新集团、自贸局、半导体中心,承担主要招商引资任务,其余B类部门以服务为主,兼顾招商。以提供企业注册服务的市场监管局为例,列为招商B类部门后,有效提升了其招商及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AB高效协同,形成合力,大大推进了项目落地进度。落地之后,还有服务专班陪伴“最后一公里”。
在合肥高新区建发局工作的储振涛,就是项目推进服务专班的一员。“专班由高新区管委会从建设、城管、规划等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实行脱产集中办公。”他介绍,专班人员会跟进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等全流程,提供“管家式”服务。仅他一人,已在2年多时间里以服务推开工十余个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精准对接,全区上下共谋一盘棋。同时,有效结合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拓展项目信息和招商资源,形成“规划+基地+基金+智库+政策+团队”的体系化招商模式,这就是高新“打法”。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长安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2021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相关领导和高新区发改、科技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团来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只为一件事:发展空天信息产业。不久后,中科星图“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为什么选择合肥高新区?企业当家人坦言:“合肥高新区对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落地及创新资源对接等各类服务和支持。”
如今,合肥高新区已汇聚了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50余家,从业人员数千人,集群效应凸显。今年4月,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作为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的实验室,将围绕该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这一未来产业发展,在合肥高新区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管是AB部门,还是项目推进服务专班,说白了就是政府效能和营商环境的体现,在淄博高新区,全员招商、驻外招商、云上招商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项目落地后亦有“一对一”护商专员,长效服务机制健全,招引强链、服务稳链渐入佳境,但如何从深层次上打破部门壁垒,真正形成“全员招商”合力,值得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塑强金融生态圈
一直以来,合肥都有“最佳政府投行”美称,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产业培育。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表示:“准确地说,我们不是‘风投’,是‘产投’;靠的不是赌博,是拼搏。”
透过合肥高新区的金融生态,这一“合肥模式”清晰可见。
在这里,科技金融及财政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以科技企业为例,在企业初创期,高新区就会安排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前端引导基金介入,陪伴企业成长。在科技企业初具规模后,通过引入产业基金、财政金融产品、协助企业申请各类创新奖补等方式继续支持发展。在企业壮大后,通过股改政策、上市培育政策资金支持企业上市。从2014年以来,高新区累计已投入财政资金近8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500亿元,惠及企业超2.4万家次。
在这里,“基金丛林”发展成势。早在2012年,合肥高新区就设立了全省首支财政出资的政府天使基金,有效解决市场化基金在早期投资领域的缺位问题。目前,高新区基金总规模已超2500亿元,基金超过200支。其中,在中基协完成登记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数量为安徽省的四分之一,管理基金规模达到全安徽省的三分之一。
此外,合肥高新区还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了天使投资、创新贷、助保贷、股权投资、青创资金等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中小微科技企业资金需求。
合肥中科光博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与淄博有业务往来,见记者前来采访,公司市场总监叶丛雷显得格外兴奋。“2017年,我和几个同学开始创业之路,但企业运行不久就遇到了资金难题。”他开诚布公地说,幸运的是,在合肥高新区,只要有技术、有创新,政府就有资金扶持,1200万元的扶持资金很快到了账上。如今,这家专注于先进激光雷达立体探测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数值预报模式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长为“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环境气象探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建单位。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老师或者学生如果有科技成果转化意向,我们会第一时间靠前介入接洽、研判,助其一臂之力。”作为国有基金管理机构,高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高新集团参股基金达45支,总规模超500亿元,其中,70%的投资聚焦中早期科技型企业。
再看淄博高新区,在金融政策和资本市场上已率先在全市层面迈出突破性步伐,但“管家式”金融服务、资本市场“顾问团队”等还只是小试牛刀,国有资本的投入产出还不明朗,离真正用活用好还有一定差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国家高新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合肥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连续8年稳居全国前十,被称为合肥版“中关村”。
对标赶超,淄博要学的很多。走稳走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之路,塑强产业新生态,始终在路上。
来源:淄博日报、博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