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动态清零”刚刚被“清零”,一个新词火了:股权清零!

股权清零,将成为资不抵债的“野蛮人”的最后结局;附带的,还有他们已经拿回家的某些“税后收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央行行长易纲最新文章透露的。

文章的题目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发表在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第13版头条,并在央行官网上发布。

易纲在这篇文章里,一共三次提到了“清零”:

1、做金融是要有本钱的,金融机构股东要保证做实资本,资产扩张必须受资本金的约束。如果经营失败出现风险,也要首先进行“自救”,即通过资本盈余吸收损失,如果不够,则由股东根据自身出资依法承担损失,直至股本清零。

2、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或央行出资的“他救”,一般以原股东破产清零为前提条件,要慎用,防止道德风险。

3、“自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应对金融风险的主要方式。推动资不抵债的机构有序市场化退出,通过股权清零、大额债权打折承担损失。

4、“自救”能力来源于市场经济下机构的股东出资和可持续经营产生的收益,“自救”的动力和自觉性来源于有效的监管。……商业银行的“自救”能力是在产权和监管的约束下,主要由自身的税后资源来实现的。

看了这些表述,你首先想到什么?

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了那批负债累累的地产巨头。

这是在暗示他们未来的结局吗?

其实易纲这篇文章提到的“出险企业”的处置方式,主要是指金融领域的。过去这些年,有很多地方国资、民企等进入金融领域,成为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券商、信托公司等的控股股东。

然后,开启了一轮“盲人骑瞎马”式的大扩张。金融机构的资金被套出、挪用,从事各种冒险活动,甚至转移到国外。

2016年前后,甚至出现了一股“把资产留在国外,把负债留在国内”的歪风。后来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强力加以制止,并勒令一批到国外买买买的企业,卖出国外资产,把资金转移回国内。

除了在海外掀起波澜,掌控了多张金融牌照的“野蛮人”还在国内资本市场掀起波澜,万科、格力等企业都一度被“纳入彀中”。

2017年7月,新财富杂志曾发表了“民营金融权力榜TOP100”,下面是排名居前的9个企业。

如今再看这份名单,恍如隔世。

9大“系”中,一半左右已经灰飞烟灭或者即将灰飞烟灭。有的人从高处坠落离世了,有人被传闻坠落了,有人的猝死了,有的人退休了,有的人匿迹了。

当然,有的人股权清零了,最典型的就是海航集团的重组。

根据公开资料,重组前海航集团的股权架构是: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12名自然人以及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其中,12个自然人股东持股47.5%(数据来自“中国基金报”):

海航集团一度是非常耀眼的民企明星,2019年曾以6182亿元的年收入,列中国民企第二名。然而,这个高速扩张民企,后来被曝出债务超过1.1万亿,严重资不抵债。

在经历了一轮复杂的债权确认和重组之后,海航被一拆为四,原来的核心团队股权清零、彻底退出。其核心人物,后来还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随后,金融领域也曝出了一系列破产、倒闭案,海航模式得到了延续。

现在,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几个地产巨头,最终会是什么结局。

坊间普遍估计:大概率仍然会是采取“海航模式”。

这其中包括:核心大股东拿回家的“税后收入”,一部分是要交回来用于“自救”的。比如某地产大佬,此前就被媒体曝出出售了在香港、深圳等地的个人豪宅。

为什么会追讨他们的“税收资产”?其实很简单,这些大鳄不傻,他们对自己蕴含的风险早已经心知肚明。所以,在拼命借债的同时,做高利润、大额分红,给自己、给核心团队、给持大股的密友们丰厚的回报。

这其实是想把债务、风险留在企业,留给公众股东和银行,把红利留给自己、核心团队。

所以,仅仅是“股权清零”还是便宜了他们,追讨部分分红是应该的。另外,对于他们在过去经营企业中的违法行为,比如行贿、挪用资金、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需要进一步追查。

这时候,清零的恐怕不仅仅是他们的股权,还可能包括他们的家产和信用。

在文章中,易纲再次重点论述了“财政的钱”与“央行的钱”的本质区别。

这其实是对疫情爆发以来,有人要求中国采取MMT货币理论,也就是所谓的“赤字货币化”、无限量印钞、直升飞机撒钱。

说白了,就是政府需要多少钱,央行就印多少钱给政府。

对此,人民银行一直持反对态度,认为这将引发恶性通胀。

易纲的文章说:

“财政的钱”与“央行的钱”存在本质区别。财政部门收入源于税收,支出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央银行拥有法定的发钞权,开展货币政策操作,实现维护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附带产生收益或者亏损。

如果允许财政直接向央行透支,靠印票子满足财政支出需求,最终将引发恶性通胀,财政也不可持续并产生债务危机。

易纲在文章里还6次提及了“币值稳定”,反思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现过几轮严重通货膨胀”。

近期发行的特别国债,就体现了这种思路:

财政部发行7500亿特别国债,卖给商业银行;财政部拿到7500亿现金之后,向央行购买外汇,注入中投公司。

为了避免市场里现金减少、流动性收紧,央行拿着财政部送来的7500亿人民币现金,向商业银行收购那7500亿元的特别国债。

其实质,是财政部间接给了央行7500亿元的国债,人民银行给了财政部(中投公司)7500亿人民币的等值外汇。

之所以绕一大圈,是避免央行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让两个政府部门之间有市场主体参与(商业银行),让交易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避免给公众“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预期。

央行直接向财政部购买国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可以的,但在中国仍然是“人民银行法”所禁止的。(第29条 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所以我们要明白:在守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大背景下,2023年的货币政策会宽松,但不会很宽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