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读者反映,本来买的是银行R2级低风险理财产品,没想到也会亏损。由于产品处于封闭期,无法提前赎回,所以非常紧张,担心会越亏越多。

理财专家表示,债券市场的调整持续性不会太久,银行稳健理财配置的主战场应该还是债券。但银行稳健理财相比债券基金,流动性比较差,投资者体验略逊一筹。


(资料图片)

大部分破净产品属于微亏

11月份以来,受债券市场下跌的影响,银行稳健理财产品净值普遍缩水。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2日,目前全市场处于存续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28977只,其中有27028只产品披露了净值,高达5033只产品净值低于1,占比达18.62%。

据观察,这5000度只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属于微亏损状态,风险整体可控。这部分产品基本上属于R2级(含)一下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净值低于0.9的产品仅有28只,这部分产品基本上以权益类产品为主。

记者注意到,银行的权益类产品业绩分化分长大,某国有银行的“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性1+4年产品(QQLD1902),最新净值竟然只有0.1014,也就是说打一折。这对于见过世面的股票型基金投资者也是难以接受的,何况是银行理财产品。这款产品的风险等级被该银行定位三级(中级),也就是说不算是高风险产品,但是产品的净值的表现可以看出,风险一点也不小。

债券表现拖累理财净值

回到稳健理财,为什么银行稳健理财会出现大面积跌破净值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由于银行稳健理财配置的资产主要是债券。而11月以来,债券市场迎来持续调整,几轮调整过程中还伴随理财产品赎回潮,导致机构理财机构不得不减持债券的持仓,进一步加速净值回撤。

此外,普益标准研究员孙圣钦认为,造成银行理财产品持续出现破净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政策预期变化,二是流动性收敛,三是短期的交易踩踏现象。

他分析道,政策预期上看,11月以来疫情防控及地产政策出现拐点级别变化,虽然基本面尚未改善,但市场呈现预期主导的特征,期间债市在中期疑虑强化下表现较差,从而拖累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流动性方面,从微观结构上看,实际上从8月起,银行间流动性就逐步出现“吃紧”状态,而从央行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也能明显看到央行对资金的调控逐渐由总量宽松收敛至结构性宽松。

孙圣钦还表示,另一方面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当前M2增速已经相对较高,或暗示央行可能希望逐步引导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下资金利率在三季度以来持续走高,这是债券价值回落的直接原因,也导致了银行理财的破净;此外,净值化转型下理财产品波动本身加剧,叠加近期的政策催化及流动性收敛,理财产品配置债券过程中出现“产品破净-投资者赎回理财-理财抛售债券-债券价格下降-理财净值加速下跌-投资者加速赎回-理财加速抛售-债券加速下行...”的交易踩踏现象,这加深了理财产品的破净程度。

债券仍是银行理财主要投向

不少投资者开始困惑,银行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之后,银行稳健理财产品到底还值不值得配置?

这要从两个角度回答。一方面,银行稳健理财主要配置债券、票据市场。债券是否还适合投资呢?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的报告认为,对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债券仍然是最佳投资品种之一,虽然近期债市波动导致大批产品净值下跌,但是相对于股市来说,债市的稳定性要高很多,相对于存款来说,债券的利率也要更高。债市大幅波动的周期一般不会太长。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除了它可以满足大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投资管理模式之外,还可以起到平滑组合波动、降低回撤风险等资产配置方面的作用,此外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债券确实是比较合适的投资方向,债券产品是比较少有的规模对收益影响较小同时在价格波动的状态下有票息覆盖的稳健产品。

不过,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大部分已经实现净值化,但是大部分产品还设有封闭期,这就容易出现客户看到亏损了也无法提前赎回,引发焦虑。

业内人士提醒,今年的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客观上有助于帮助投资者认清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与特点,认识到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存款是完全不同的资管产品。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