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增加的涉诉案件与交投清淡的股价,形成极大反差。哪些背后的变化,左右了这些年盛京银行前行的脚步?
作者|肖尧
(资料图)
编辑|高山
盛京银行(02066.HK)近期交投极度清淡。在股吧中,众多投资者对此十分疑惑。
其背后是,盛京银行正在迎来诉讼高峰期,以及一系列高管的剧烈变动。
虽然12月份刚过去十多天,但天眼查显示,盛京银行涉及票据追索权纠纷的开庭公告就有25宗,而被告方大多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建筑工程公司。
往远些看,盛京银行2022年全年涉诉案件高达218宗,作为对比,这一数据在2021年、2020年分别只有44宗和32宗。
随着盛京银行涉诉案件的大幅攀升,这其中还有多少不良贷款“暴雷”风险尚未可知。
1-绕不开的地产
从贷款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是盛京银行贷款发放的前三大行业。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放为79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3.1%,房地产业的不良率为1.93%。
由于房地产业目前所处的特殊形势,以及盛京银行原来特有的股东背景,使得这块业务格外引人瞩目。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盛京银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有四位来自房地产业。截至6月末,盛京银行向四大房地产客户共发放贷款金额约181亿元,占贷款总额3%。
此前的11月1日,盛京银行前控股股东中国恒大由于未能向盛京银行偿还资金326亿元,其子公司恒大集团公司收到沈阳中院执行通知,质押给盛京银行的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公司30.99%股权,将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用以偿还盛京银行。
历史数据还显示,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自2017年开始大幅攀升,2017年至2021年分别为1.49%、1.71%、1.75%、3.26%、3.28%。截至2022年6月末,其不良率依然高达3.26%,高于城商行平均值1.37个百分点。
中国恒大和盛京银行之间的关系,曾经看似如胶似漆,不久后又各奔东西。
2016年初,中国恒大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及市场外大宗交易方式累计收购盛京银行3.24亿股H股,斥资近39亿港元,其持有盛京银行股本比例达到5.59%。
此后,经过不断增持,中国恒大持股比例一度攀升至36.4%。2021年8、9月份,中国恒大为应对债务危机,曾两度减持盛京银行,合计套现约110亿元。
今年9月初,恒大系持有的盛京银行12.81亿股内资股,以73.07亿元的价格全部拍卖给7家接盘方。
至此,中国恒大不再持有盛京银行任何股权。
而中国恒大高调入主盛京银行,恰恰发生在盛京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前夕,这二者到底有多大联系并不被外人所知。
2-高层变动频繁
股东更迭常常导致高管变动,对于盛京银行来说,这更是家常便饭。
2022年5月,盛京银行董事会发生大幅调整,增补了5名董事、1名监事,其中柳旭为执行董事,王军、江爱国为非执行董事,王沫、吕丹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杨秀为监事。
从盛京银行历史上来看,这种变动如滚滚江水,川流不息。
2020年7月6日,盛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肖瑞彦因工作变动,已辞任盛京银行行长,自7月6日起生效。同时,盛京银行董事会聘任沈国勇为行长。
而此时距离肖瑞彦到任尚不足两个月。
此前的2020年1月,张强辞任盛京银行行长、执行董事等职务,转而担任盛京银行大股东中国恒大副总裁;行长一职由原北京中关村银行行长肖瑞彦接任。
也就是说,一家上市银行,在短短的半年内,就更换了三任行长。
不仅是行长一职,在2019年,盛京银行原董事长张启阳辞任。中国恒大原常务副总裁、盛京银行副董事长邱火发出任董事长。有媒体报道称,张启阳履新恒大副总裁,因此盛京银行与大股东“高层对调”的说法一度成为热点。
截至目前,盛京银行的多位高管仍有恒大背景。
现任盛京银行董事长邱火发,曾在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担任恒大集团常务副总裁;现任首席审批官杨利亚,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担任恒大金融集团首席风险官;现任人力资源总监历峥,2008年7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先后于恒大集团(辽宁公司)担任开发总监、投资总监等多个职位。
中国恒大清空盛京银行股份之后,这些高管还能干多久?目前尚需观察。
3-利润口碑齐降
不良率攀升、高层人事频繁变动的后果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数据上。
财报显示,盛京银行2019年营收达到历史最高值的210亿元,随后2020年和2021年持续下降,同比分别下降了22.6%及4.9%。2022年上半年营收继续下降,约为81亿元,同比下降5%。
盛京银行净利润同期也明显滑坡,2020年及2021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降77.9%和66.6%。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9.44亿元,同比继续下降8.4%。
不仅如此,盛京银行还曾创下了4个月内连吃四张监管罚单的记录。
2019年2月2日,盛京银行北京顺义支行因2.2亿元银承业务担保悬空问题受到监管关注。北京银保监局在下发的信访答复意见书称,针对盛京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核查发现,该行存在业务动机不正确、贷前调查不到位、押品管理存在漏洞三大问题。
4月12日,天津银保监局对盛京银行开出罚单,盛京银行天津分行因掩盖不良资产被罚款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款5万元。
4月30日,辽宁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盛京银行沈阳分行因法库支行违规发放“假按揭”贷款,被该监管部门处罚50万元。
就在当天,盛京银行总行也收到一张罚单。罚单信息显示,盛京银行因违反规定发放个人住房贷款,被辽宁银保监局处罚20万元。
在黑猫投诉网站,有关盛京银行的投诉也有近百条,主要涉及暴力催收等问题,性质比较严重。
盛京银行方面如何看待这些投诉?有何反馈和纠正机制?面对一而再的监管处罚,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新股东的进入,如何更好地应对摆在面前的众多诉讼?公司何时能呈现给资本市场和公众一个崭新的面貌?带着这些市场和投资人关心的诸多问题,《牛耳财经》联系盛京银行寻求答案,但公司方面保持缄默。
END -
牛耳财经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