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兔年好,我是蓝白。

前几天看评论,一个老哥2016年买的房子,最近卖房需要先还贷解押,这都挺正常的流程。

谁知道,银行以还贷名额不足的理由拒绝了。


(资料图)

上赶着还钱,还得看你脸色抢名额?

这不是个例。

《金融时报》有个报道,春节这段时间是还贷高峰,今年还贷的人尤其多,银行偷偷的上调了还贷门槛,包括但不限于:

关闭手机银行APP线上还款功能。

线下还款需要预约还得排长队,少则等一两个月,有的地方甚至排到今年6月份。

提高最低还款额度,甚至还提高了违约金。

其实,2022下半年开始,提前还房贷的门槛,一直在提高。

有的银行把线上还款规则,改成一年只能还4次,且预约间隔不少于60天;

有的银行以业务系统升级当做理由,暂停了线上还款;

有银行发布了暂停提前还房贷业务的通知,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撤回了。

抢名额、改规则、说停就停、拖字诀。。。

所以我们今天聊聊,是什么原因,把银行搞的如此狼狈,这么多不体面的招数都憋出来了。

为什么银行这么讨厌我们还贷款?是什么样的人在拼命还贷存钱?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会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还是得从银行的生意模式聊起。

往高尚里说,银行是百业之母,是经济基本盘。

看个数字:2020年,38家上市银行占全A总市值八分之一,却贡献了全部上市公司41%的净利润。

往庸俗里讲,是唯利是图、钻进钱眼里的中介。

既然是做生意,大俗之后,就能给自己冠以大雅的标签,正如那些残酷拼杀中起家,做大后又标榜价值观的巨头们一样。

银行左手从储户手里低利率借钱;右手把钱再以高利率贷出去。

存款,是银行的负债,这部分是利息支出。

贷款,是银行的资产,这部分是利息收入。

这一高一低之间的差价,就是银行的净息差收入。

除了息差之外,银行还向其他金融机构拆放资金,或者买一些债券,这些也能带来利息收入。

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一些“中间业务”,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如刷卡费、咨询顾问费、托管费,这些钱不会出现坏账,受经济周期影响也比较小。

但是,占大头的息差收入,是极度依赖经济景气的。

举个例子,2016年3月开始,反映企业活期存款的M1同比增速飙到了20%,通胀上升,房价大涨,经济过热,各种贷款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氛围异常浮躁。

然后央行在2017-2018年连续4次加息,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上升到了2.2%。

可是从疫情开始的2020年,到2022年一季度,这三年啥情况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互联网、教培、文旅,啥啥都不行,社会风向又趋于保守,考公考研,保住现金,不创业不负债。

2022年1-11月,累计新增居民存款14.95万亿,同比多增6.93万亿,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同期新增居民人民币贷款3.65万亿元,同比少增3.8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低纪录。

一个是存款最高记录,另一个是贷款最低记录。

前两年央行一路降息,截止到2022年6月,商业银行净息差已经降到了1.94%,这同样也是历史最低记录。

截止到2022三季报,工行、农行、建行、交行和邮储,净息差同比都降了十几个基点。

这笔钱,可是金融体系的顶梁柱,再这么降下去,是要出事的。

这时候需要两步:

1,调降存款尤其是定存的利率。

2,不再降贷款利率了。

现实也确实是这么演绎的,贷款利率很难再降下去了。

比如,1月20号照例出的LPR报价,1年期和5年期已经连续5个月没有变化了。

这并不奇怪,除了息差的原因之外,去年11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个视频,跟大家聊过,央行对2023年的物价上涨极其警惕,货币政策的扩张边界,已经越来越窄。

再考虑到:

就算要救房地产,今年5年期LPR已经延续了定向下浮,搞了一个房贷利率动态机制。1月的MLF利率也没变,这都是可预期的事。

那有人会问,不对啊,1月16日-1月20日,央行净投放了20450亿,这是有史以来单周创纪录的印钱规模。

一边的利率死守不动,另一边的资金源源不断,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最大的原因还是春节。

春节之前,很多企业要发工资,居民要取现,还是缴税高峰,而且1月份是银行给央妈补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时间,去年几乎所有银行存款都是暴增,银行补缴的这笔钱也变多了。

所以逻辑不难理解,因为过节,银行手里钱少了,央行多借点钱给他们。

等到节后,包括2023上半年,利率下降的空间依然很窄,印钱的规模自然会下降。

不过,我们今天并不是聊货币政策的,刚才咱们聊了两个关键点:

1,净息差连降好几年,贷款利率已经降不动了。

2,存款,尤其是存定期的规模大幅上升。

这两个现象,导致了银行的所作所为,出现了异常的扭曲。

按理说,你能来存款,银行很高兴。

可你甚至把贷给你的钱都存回来了,银行不喜欢。

这些超额存到银行的钱,大概有多少呢?

我们知道,所谓“储蓄”,等于收入-消费。

而超额的储蓄,有两个来源:

1,节俭过日子省出来的钱。

2,减配其他资产之后增配的存款。

民生宏观报告测算的结果:2022年,居民消费节制贡献了2万亿;

地产减配和理财赎回,分别贡献了4万亿和0.8万亿。

这加起来,将近7万亿了。

所以下一个关键问题是问题,拼命往银行存定期的,排队提前还贷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报告里提到了超额储蓄的“贫富分化”。

一方面,过去几年,收入的分化在扩大。

用收入中位数/收入平均值,来衡量收入分化,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换句话说,越是没钱的,受疫情冲击越大。

另一方面,有钱人不爱买房了。

截至2022年10月,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占全国的75.9%,西部占16.5%,中部只有7.5%。

去年,个人购房贷款同比降到了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如果从地区划分,很明显收入更高的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增速下降更快。

结论很明显,穷人想花也没钱,富人有钱不敢乱花。

高收入者的生活态度,越来越悲观保守,他们不爱买房了,不爱买理财了,不爱创业贷款了,不爱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这实际上,是国人,准确的说是有钱的国人,对金钱的态度逐渐转变。

这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行业复苏的脚步。

民生宏观的报告里预测,2023年的复苏顺序可能是:

出行链(旅游、航空、酒店),高端消费(金银珠宝、白酒),之后才会轮到大众可选消费(服装),最后才能轮到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家电、建材)。

这些行业复苏之后,资金才能回流到楼市、股市、债市和理财市场,资产价格才能回升。

怎么才能让他们把钱花出去?

以前我们老是说发消费券,给补贴,可这种短期刺激的招数,也没想象的那么灵。

粤开罗志恒报告说,我国增值税、所得税等根据生产地缴纳,中西部发放消费券,商品来自东部,产生的增值税、所得税在东部,实质上是中西部在支持东部地区。

还可能透支未来消费,没有从根本上提高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改变有钱人边际消费的倾向。

改善收入分配的结构,比如落地房地产税,增加转移支付,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

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里教育、养老、医疗的比重,减少预防性储蓄。

提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海外购物和奢侈品消费才能慢慢回流本土。

放宽文旅、医疗、养老和家政的准入门槛,从严监管。

穷人有钱花,富人敢花钱,需要默默的做这些短时间不一定见效,长期难而正确的事。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