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五一民宿现涨价毁约潮”近日成为热门话题。一些消费者投诉称,自己早先预订的民宿被商家以各种理由要求退订,比如装修、拆迁、倒闭、老板换人等,实际却发现商家是为了抬升价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营者出尔反尔,吃相难看

涨价,要用正确的“姿势”。疫情以来,民宿尤其是单体民宿的日子不好过。有从业者表示,“三年疫情淘汰了市场上近30%的民宿。”民宿店家希望抓住这波旅游热潮,一扫过去的阴霾,可以理解。但达成订单后毁约,是态度问题;往前推的话,自己定价自己毁,说明收益管理水平不高,这是能力问题。【详细】

经营之道,贵在诚信。这种编织理由“赶客”再行涨价的民宿店家,实在是吃相难看,不仅让游客的“舒心之旅”变成了“闹心之旅”,也抹黑了民宿旅游的品牌,甚至影响整个区域的旅游美誉度。【详细】

“涨价毁约”者应付出高昂代价

民宿老板冒着被骂的风险,也要做吃相如此难看之事,很大程度上缘于毁约成本低、收益高。根据相关平台规定,单方违约通常有相应罚则,但罚款的金额比起涨价后获得的总体收益,微不足道。有网友表示,要求自己退订房间的旅店受到了平台方1.5倍的罚款以及降低流量处理,但多数民宿显然不只在一家平台上揽客。【详细】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民宿酒店虽然规模小、业务新、模式灵活,但其经营行为同样要受到相关法律的制约。如果民宿想当“刺客”,那么法律就应该充当好“铠甲”,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旅游行业的经营主体,都应当深刻认识到,良法善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促进民宿业乃至整个旅游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前提。【详细】

构建清朗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

此番“涨价毁约潮”后,有网友表达了“游客少时诚惶诚恐,游客多时趾高气扬,这种地方不去也罢”的寒心。但愿相关景区和餐饮住宿等经营者能读懂个中的失望与无奈,以更大诚意、更给力的商品与服务迎接游客的到来。【详细】

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包括民宿在内的广大旅游业经营主体都恪守诚信经营之道,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建立更加便捷的纠纷投诉调节机制,让游客能够更方便地反映旅游过程中遇到的侵权问题,争取快查快办。须知,只有构建清朗规范的旅游市场秩序,民宿品牌才能从“网红”走向“长红”。【详细】

(以上综合工人日报、光明网、南方日报)

V视角:

@镜花水渊:三年不开张,这是打算一开张就吃三年呀!

@犟拐拐溪:基本的道德都没了。

@美玉Elena:希望严查,否则伤害的是全国旅游业。

@糖浆威士忌:各种涨价都在变相让人家里蹲。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经过疫情三年的沉寂,文旅业终于迎来了复苏,在“报复性出游”的旺盛需求下,民宿等涨价是可以理解的。但临时毁约涨价,“想涨多少涨多少”,明显违法,也刺伤了消费者的旅游积极性。对这种吃相难看的逐利行为,应坚决予以惩治,以儆效尤。任何时候,诚信经营才有“钱途”。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