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16日讯(记者 黄靖斯)“随着疫情结束、理性且务实的新的国家领导团队开始运作,中国经济迎来全新契机。”3月16日,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发表了主题演讲,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层面对2023年的契机、近忧和远虑进行了深入剖析。

陆挺认为,要清醒地看到三个近忧,包括不要高估消费反弹力度、房地产市场复苏远未达到预期设想目标、出口今年大概率负增长。


(资料图片)

此外,更要重视三个远虑,包括房地产对整个中国经济的重构、地缘政治影响、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避免掉队。陆挺认为,也正是因为能够看到这些未来的忧和虑,相信领导人和中国人有足够智慧去解决问题,对未来的期待依旧信心满满。

新篇章下看经济发展三大契机

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势头初步形成,市场信心也在逐步恢复,陆挺用其亲身经历来佐证了这一点。从香港到广州,陆挺花了3小时10分,一路上他也关注到了人潮涌动、卡车滚滚,“可以明显看到中国经济重新活跃起来了,从香港到广州南的高铁上,座无虚席,我确实看到了万物复苏的一面。”陆挺对此表示欣慰。

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最大的利好是疫情的结束,并且以超预期的速度,这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陆挺认为这是今年经济复苏的第一个契机。

陆挺提到的第二个契机是刚刚结束的“两会”。陆挺认为,今年的“两会”当中,领导层对整个情况的估计、把握都非常清晰,整个团队也非常理性、谨慎和务实。他还注意到,主要领导人非常接地气,拥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和行政经验,同时改革中又保留了绝大部分最优秀、最有经验的财经官员,“从团队组成来讲,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所拥有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陆挺表示。

此外,陆挺认为第三个契机体现在,当下时点的特殊性——全新的篇章已然开启。过去这几年,中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教训,借用高层的话来讲就是,有些事情做的过于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而且不只一件事情、两件事情。

但陆挺也特别强调,“这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发生的事情给了我们很多提醒,使我们能够在今天这样的时刻,保持清醒、避免过去踩过的坑。”

出口今年大概率负增长

基于我国目前经济复苏的情况,盲目乐观并不可取。陆挺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三个“近忧”,因此制定目标需要足够谨慎、客观和实际,不局限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量”上,更需要着眼于布局未来5年甚至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划。

首先需要关注的点是消费。陆挺认为不要高估今年消费反弹力度,他注意到一个现象,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期间,口红等化妆品销售情况不如去年。此外,在汽车、手机等耐用品方面,实际上的消费反弹并不如预期中那么强。“虽然确实看到了很多消费反弹的迹象,但这背后主要是因为过去1-3年真正被积压的需求,而这些报复性的消费虽然能在短时间之内能撑起总的需求,但也需要注意到消费反弹力度的可持续性。”陆挺表示。

陆挺认为这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他建议可以关注几个现象,“一是过去一到三年,不少人的薪资受到了影响,并且今年也未必能快速恢复;二是出现的失业或者半失业情况,短期内未必好解决;三是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影响后,或许无法快速实现反弹;四是对未来几年收入增长像疫情前般充满信心的人群比例,似乎并不算特别高。”

对此,陆挺的解释是,我们正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年代,对消费的复苏和反弹,既要看到乐观的一面,也要避免盲目乐观。他进而谈到过去几个月的亲身体会,无论是金融市场的买方、卖方,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领域,存在一些过于乐观、盲目的预测,包括对居民存款过度的解读,有很多是不符合中国的客观事实和逻辑的。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领域。陆挺提到,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确有所复苏,尤其是在一线及强二线城市和某些人口流入大、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三线城市。但如果进一步走入广大四五线城市腹地,经济相对没有那么发达的地区,房地产市场复苏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设想的目标。

陆挺认为,可以预见的是,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水平,今年和未来几年可能远远低于2021年和疫情前的水平。论及其原因,一方面不得不提到趋势性的因素,比如中国人口结构老化,人口的总量、结婚人数和年轻人群都在下降。

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2015至2018年的货币棚改,“这样的过程透支了大量三四五线城市的需求,即使没有过去这几年的调控,实际上这一轮房地产下行,尤其在三四五线城市也是不可避免。”陆挺指出。

此外,陆挺还注意到,当前市场结构和市场信心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过去民营房企经历了一些挫折,很多企业的市场信誉受到影响;很多地方的房价持续下跌几年,居民对房价的信心,尤其在一线市场已经遭受了很大的冲击,在今年和未来几年也不可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陆挺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看到整个中国房地产反弹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今年,虽然房地产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去年肯定会高一些,复苏迹象更为明显,但不大可能出现类似2009年或2016年的情况。”陆挺表示。

第三个要担忧的是出口情况。陆挺指出,今年,全球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而这一风险是不可低估的。年初,虽然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大家对全球经济表示乐观,但在陆挺看来,“历史上通胀这么高、加息这么猛之后,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概率,是非常低的,类似于去年英国的养老金危机或瑞信的案例仍需警惕,未来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陆挺还关注到,疫情之后,全球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之前疫情中的耐用品,到现在服务业的消费,疫情之后都出现了需求的大幅下滑。一方面,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出口在2020年到2022年大部分时间突飞猛进,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经历这样的高点之后,必须以敬畏的心态来看待今年,甚至未来两三年整个中国出口的形势,“可以说今年出口大概率是负增长,而出口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绝对是不能低估的。”陆挺表示。

警惕房地产对整个中国经济的重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陆挺在演讲中也特别强调,未来几年,中国经济需要足够谨慎的地方就是三个“远虑”。

第一个远虑是房地产对整个中国经济的重构。陆挺列举了一组数据,2021年全中国的卖地收入是8.7万亿元,住宅销售总量16万亿——可以看到的是,过去一年多,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的变化有目共睹。

但陆挺认为,即使个别月份能达到以前某些年度相同月度的水平,从季度、年度的水平来看,过去的辉煌也许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变化,有可能会是一个新的常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未来或许将面临以下多个挑战。

一方面是总需求的变化,不仅仅是房地产本身的需求和上下游的需求,它也对整个中国地方财政产生巨大影响。另外是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无论是对房地产行业和上下游行业本身的员工,还是各个地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实际上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就会导致螺旋式的下行。

另一方面是对效率的影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如果总需求不足,可以通过印钞,包括PSL货币化棚改,可以通过增加赤字,甚至可以通过大量的财政赤字和举债来弥补这样一个空缺。

陆挺坦言,某些时候确实需要上述措施,但也应该注意到,原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扮演了,中国各个城市之间配置信贷资源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通过中央财政来取代的,中央财政通过中央计划经济式的配置资金,确实能拉动总需求,但非常容易导致资源的错配,从而导致整个中国效率下降,投资回报的下降,而这个背后或许会催生金融方面的问题,这一点需要警惕。

第二个远虑是在地缘政治方面,它影响不仅仅是整个中国引进的设备、技术、人才,也涉及到整个中国科研、研发水平的上升,更涉及到中国居民投资和消费的信心,尤其是高净值人群企业家投资信心的问题。陆挺希望的是,“在这方面我们确实需要足够重视,期望政府在关键的地缘政治领域方面,稳扎稳打,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争取最好的空间。”

第三个远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如何避免掉队。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恰好是以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作为引领,可以说中国完美地跟上了世界的步伐,也通过这样的技术引进彻底改造了整个中国的经济和商业运行的形态。

陆挺认为,接下来科技革命的重点之一无疑是人工智能,而不是所谓的加密货币或元宇宙。“这方面由于算力的影响,由于在科技上被围追堵截,由于在某些方面被屏蔽,对我们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这些方面也应该引起对未来如何发展、如何进步的足够重视。”陆挺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