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的生活来得太匆匆,而饥馑的记忆还留在身体里。一种慢性疾病的蔓延,是生活方式与遗传素质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几十年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给我们的身体留下的印痕。“这是外界对中国人患者糖尿病原因的另一种解决,可以折射出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而糖尿病的管理也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根据自身的情况慢慢调整适应,糖尿病的治疗过程非常艰苦的,因为,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都是慢慢试出来的,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都不会不一样,用药的多少也会不一样。所以糖尿病人在服药降糖药的时候,很容易陷入如下几个误区:
(相关资料图)
一、不了解降糖药药物的排泄途径和禁忌证
有些药只能通过肾脏排泄,有些药只能通过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叫“单通道排泄”。有些药从肾脏和胆汁都可以排泄叫“双通道排泄”,即便是双通道排泄的药物从肾脏和肝脏排泄的比例也不同。如果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二、不吃饭不用降糖药 吃的少降糖药要减量
有人因某些原因吃不下饭或不吃饭,总认为药是治病的不能不吃,但如果吃了降糖药不吃饭或吃的量不够,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当主食吃的量不够应减少降糖药的剂量,主食的量恢复以后再恢复原降糖药的剂量。
三、清楚明白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相信。
四、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任何降糖药的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次为“投石问路”,经过一段时间药物的积累作用达到最终稳定结果后,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时的药物剂量可在一段长时间内不再改变,血糖正常也不能减少降糖药的剂量,减少了血糖依然会高,血糖偶尔高不要轻易增加降糖药的剂量,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五、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消失时间,我们把药物作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叫作“半衰期”,5个半衰期后可认为药物基本排出体外,长期用药,还有药物的积累效应。临床上发现,用口服降糖药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第一周血糖变化不明显,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末血糖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可认为是该药量的最终结果,故调整口服降糖药需每3~4周调一次。
六、血糖降至正常后擅自停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病人经药物控制后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也决不能放松,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此时,再用原来的剂量就不够了,而需要增大剂量甚至要多种降糖药联合治疗,这样不但身体受到损害,而且医疗开支进一步增大,实在得不偿失。
七、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联用。
八、完全凭自我感觉或尿糖检测调整用药
这是不对的,因为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有时血糖很高,却未必有自觉症状,甚至尿糖也可以不高(主要见于肾糖阈增高的病人)。因此,调整药物剂量主要应根据血糖,其他(如尿糖)均仅作参考,同时要注意排除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血糖变化。必须注意,每次调整药物剂量的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九、从众心理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别人用着好的药未必你也适用。例如,有位患病多年的糖尿病病人,用优降糖效果越来越差,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以至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后来他听人介绍二甲双胍不错,买来服用后不久,肾损害进一步加重并出现了乳酸酸中毒昏迷。当然,吃药也不能跟着广告走。有一位1型糖尿病病人看广告介绍某中医诊所用祖传秘方根治糖尿病,便信以为真,于是停掉胰岛素光服中药,结果次日便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昏迷,多亏抢救及时才没搭上命。
十、惧怕使用胰岛素
许多病人害怕使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事实上,任何人都离不开胰岛素,它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尤其是糖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生理激素。至于是否需要注射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倘若患者的β-细胞尚有功能,就是用了胰岛素,等到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及一定程度的恢复,血糖稳定后,仍可停掉胰岛素改为口服药。由此可见,用与不用胰岛素完全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情,根本不存在“用了胰岛素就会变成胰岛素依赖”的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家陈艳教授提示,降糖药是没得糖尿病患者都会用到的药,但是在用这个药物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只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发挥药物的功效。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