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界首市对这句话理解尤为深刻。


【资料图】

打开安徽地图,界首位于全省的西北角,人口只有80余万,和周边几个人口超百万的县相比,显得“小巧精致”,但界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强市。

工业发展整体居阜阳首位、皖北领先、全省前列,连续五年跻身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县(市),连续四年入围安徽省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县(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2%以上。

对于这样一个无论是人口体量还是自然禀赋都不出众的地区,界首市取得这样一份亮眼成绩单的秘诀何在?

答案是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界首市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特色产业,再生资源产值占该市工业产值70%以上,打造了“再生资源发展”这块响当当的全国品牌。

田营科技园大门

田营科技园航拍

废旧电池在这里获得“新生”

走进位于界首市田营科技园的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块块废旧铅蓄电池被投入再生铅回收生产线后,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再生铅、硫酸和ABS塑料脱胎而出,全部用于生产新的蓄电池。

“1个近10斤重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拆解、熔炼、脱硫、废酸回收和低温熔炼等工序,可产生6斤多再生铅,6两多ABS塑料,1斤多硫酸钠,几乎全部再利用,做到将废旧电池‘吃干榨尽’,重获新生。”公司生产部经理刘书培介绍。如今田营科技园已经集聚电池生产企业6家,打造成为全国最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生产基地。

界首市缺地少矿,为了谋生,20世纪70至80年代,当地人走街串巷捡废品,并将塑料、废旧金属等进行简单加工出售,从中获利,循环经济产业的萌芽正是从这一时期破土而出,抽枝散叶。

界首市高新区田营科技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文永介绍,2004年以来,界首举全市之力培育了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综合利用产业,并坚持园区化开发,规划建设了高新区三个特色产业园,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发展。

进来的是废品,出去的是资源。当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新征程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优势,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循环经济产业这颗种子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界首县域经济的首位产业。

工人清理电池上面杂质

全国每5只电池就有一只“界首造”

界首的循环经济产业有多强,一组数据可以直观地反映这个产业在界首的迅猛发展。

2022年,界首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71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78%;实现工业税收22.4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8%,亩均工业经营销售收入1530万元/亩,亩均工业税收62.7万元/亩。目前,安徽阜阳界首高新区下辖五个产业园,其中四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该集群拥有规上企业92家,其中包括10家群主企业。

“我们回收旧电池进行拆解,再生产出新电池,形成了互为上下游的产业关系。现在每年可生产电池1亿只以上,占全国市场的20%左右。”王文永告诉记者。

今年5月12日,中国(界首)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在京发布,该指数将为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界首样本”。

如今界首已经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这里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再生塑料产业、再生铝产业发展水平也在国内处于领先。依托可再生资源,界首市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界首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甚至在全球都占据了一席之地。”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介绍道。

近年来,界首市先后荣获“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国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涉重金属类危废产品集中处置利用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全国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荣誉20多项。

工人将刚塑形铅块进行降温

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秘诀何在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循环经济产业能在界首这个偏远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得益于当地政府多年的大力培育。尤其是近年来,界首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赋能工业经济发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界首依托高新区发展平台,致力创新创业,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支持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构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目前先后建成8个院士工作站,15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为企业的快速的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除了科技赋能,“软环境”的打造也是吸引企业前来落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界首市企业服务中心,16家涉及企业服务单位进行统一入驻、集中办公,企业家有需求,只要走进这个中心,就能得到一站式服务。“支持不指导,帮忙不添乱”,曹伟介绍说。

位于田营科技园的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召对这里的营商环境感受颇深。

2010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天能公司在界首收购了一个生产电池的厂家并入驻园区。“没想到来了之后,觉得在这里做事情很踏实,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2022年,由于发展需要,天能需要更多电力,界首市政府在得知此事后,立刻安装了一条35KV的线路供企业使用,总共花了1000多万,没让企业掏一分钱。“我们有需求,政府会主动上门来服务,不用我们跑腿。”张召说。

工人对车间数据进行检测记录

打造“千亿产业”的愿景

一张蓝图已经绘就,未来怎么干?界首提出了打造千亿园区的愿景。

“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里能够实现千亿园区、千亿产业的目标,我们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够在国内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能够做出来一个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优路径,为向世界输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供中国视角。”曹伟说。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界首市推出了一套新打法。

加大招商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链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发挥科技担保作用,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政策供给,强化政策落实。

这一系列举措,给当地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更加坚定了他们在界首创业的信心。

位于界首高新区光武科技园的安徽省生宸源材料科技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改性塑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以废旧塑料为原材料,生产出坚固耐用的地下雨污水管道,实现了废旧资源的变废为宝。日前,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发布了第一批54个绿色建材低碳技术与产品案例,生宸源公司生产的六棱结构壁管材跻身其中。

“我们来界首投资,看重的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在这里一定能大有作为。”公司董事长郭宗余告诉记者。

产业强则县域强。从30年前村民走街串巷收废品,到如今循环经济成为当地首位产业,千亿目标触手可及,界首市打造了县域经济逆势崛起的范本,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记者:苏艺 李浩 刘职伟 胡广 视频配音:许萌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