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上显示奖项得主阿兰·阿斯佩(左)、约翰·克劳泽(中)和安东·塞林格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量子力学。昨天,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三位科学家的实验验证,证明了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并不成立,才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并使得今天的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等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研究和产业领域。

为学界津津乐道的是,今年的新晋诺奖得主塞林格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他也是中国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在奥地利留学时期的博士生导师。

他们的研究为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奠基

“这三位科学家验证了量子纠缠这一基础理论,在验证的过程中也同时推动了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贤敏在读博期间,就在潘建伟教授的指导下,负责在长城附近完成了当时最远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验证了基于卫星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

“可以说,因为他们的成就,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信息技术,有望成为具有重大变革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且已成为很重要的研究领域。”

金贤敏解释,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是对量子态的精确操控,而量子纠缠的验证正是有效推动了人类对两体以上量子态的操控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