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常州8月22日电 (余乐)大运河常州段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环,沿线聚集了戚机厂、戚电厂、大明厂、恒源畅厂等一批百年老厂,放眼江苏甚至全国,工业遗产资源独一无二。近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走进这座“工业明星城市”。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20多家媒体记者,实地探寻运河工业遗产保护的“常州样本”。

“运河两岸,烟囱林立,厂房如织”,这是常州工业与运河交织的生动写照。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因产业结构调整,一批曾经辉煌的国企走入困境,大量的工业遗产空置、废置。本世纪初,常州借助重新调整组合城市文化空间之际,着手将工业遗产转型为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展示城市文化风貌的空间。


【资料图】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成了常州文化新码头。常州市委网信办提供

位于常州市钟楼三堡街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是首个由工业遗产改造和活态利用的文创园区。走进创意街区的大门,原毛纺织厂的大烟囱和一排排厂房矗立眼前。如今,烟囱里已不再冒出黑烟,厂房内的机器不再轰轰作响,摇身一变成为创意商店、美术馆以及纪念馆。渐渐的,一个占地3.6万余平方米的“工业遗址公园”初见雏形。

古运河畔的一所老工厂。人民网 余乐摄

运河五号街区摒弃简单的拆除、推翻,而是对厂区开展保护性修缮。过去的纺织机器被完整保留下来,成为供人参观的时代印记;国营工厂时期工人的工作与生活被逐一陈列,讲述属于那个年代的奋进故事。

常州运河五号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活动专员黄妍告诉人民网,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街区已吸引近90家文创类工作室和公司入驻,平均每年吸引70多万名参观游客,实现了从“古运河畔老工厂”到“常州文化新码头”的蜕变。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人民网 余乐摄

坐落于大运河畔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厂区的戚机厂旧址,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厂区内完整保存了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历史建筑和老设备等工业遗存,是常州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常州大运河工业文化遗产,给城市留下一抹“工业乡愁”,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在戚机厂旧址应“运”而生。

展览馆由戚机厂原动力车间改造而成,作为全国首个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大运河展示馆,它多层次、多元化展现了常州运河沿线丰富的工业遗产,成为大运河常州段工业文化的新地标。

280单缸柴油机。人民网 余乐摄

在展览馆内,原戚机厂工具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汉明介绍一台台老设备背后的故事,张汉明指着一台280单缸柴油机说:“1976年,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铁路运输动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自主研发这台单杠柴油机,为我们后来铁路事业的提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大运河工业遗产馆通过这些无言的实物,向后辈展示几代中国人民为中国铁路工业和中国铁路现代化做出的无私贡献。”

常州百年工商传奇。人民网 余乐摄

据了解,包括戚机厂、戚电厂、大明纱厂等百年企业在内,常州共有大运河工业遗产点38处。从2019年起,恒源畅厂、大明纱厂和戚机厂相继被列为国家工业遗产,向人们展示着近代常州运河两岸工商业的发展历程,这片被激活的工业文明,也将让常州工业的文脉和记忆得以传承,成为人们触摸历史、寻找乡愁的精神家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