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博山镇的田间地头里,一场场基层“微宣讲”正火热开展着...
为了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博山镇创新宣讲方式,将“微宣讲”搬到田间地头,把草莓、软枣猕猴桃等示范园区扩展成现场教学点,以群众听得懂、易接受、能管用的方式,将生动的宣讲案例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用家常话宣讲农业技术,有利助推产业振兴。为进一步壮大产业,上瓦泉村将草莓园区打造成为乡村“微宣讲”现场教学点,用群众易于理解的“土方法”“大白话”将生产方法、种植技术带到群众中,面对面讲政策、谋发展,把产业做大做强。目前,上瓦泉村促进草莓产业链多元化发展,建成草莓育苗基地,育苗约60余万株,供应村集体园区草莓大棚种植并对外销售,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上瓦泉村由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年人均收入仅千元的产业落后村, 一跃成为以林业、有机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强村。
以“恳谈会”等方式,邀请镇村干部、老党员等组成宣讲队,共叙乡村振兴新篇章。当前,农村地区面临劳动人口减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户难以增收等难题,为破解这些难题,马家沟村实施“支部领办合作社”,宣讲团成员将宣讲会开在了田间地头,就当前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受到群众的认可。马家沟村将村集体和群众紧紧扭在一起,组织群众抱团发展,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改变过去村集体和群众各自为战的局面,与大连润丰园珍稀果品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进行合作,建成100亩的软枣猕猴桃数字化产业园区,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120㎡的展示中心一处,栽种软枣猕猴桃苗木8000余株,做强做优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户长效增收。
志愿者用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生动讲述,以小切口体现乡村振兴“大”主题、以小事例展示特色农业“大”成就。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种植技术、大棚果蔬管理,让“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长”在田间地头、“留”在听众心里。
“将微宣讲带到群众身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从‘会场’向‘现场’的延伸,增强了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博山镇副镇长薛冰说。下一步,博山镇将继续推进宣讲工作常态化、宣讲主体多元化、宣讲内容丰富化、宣讲形式创新化,让田间“微宣讲”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学理论、长本事、促发展的重要平台。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记者 王学深
通讯员 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