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蓝白。


(相关资料图)

从12月到现在,恍如梦一场。

这俩月,我一直憋着没聊经济复苏的话题。

是因为,想等更多的消费、出行、信贷社融数据出来,才能有谈资。

这几个主题,每一个单独都能水一期,不,做一期视频。

今天还是放一块聊聊吧。

最近,央行发了1月份的金融数据。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比预期的4万亿足足多了9000亿,创出历史单月新高。

新增社融5.98万亿,比预期高了3000亿;

M2同比增速高达12.6%,创出了7年以来的新高。

大概扫下来,脑子里就八个字:

金钱奔涌,货币狂飙。

这组金融数据,照例先解释下怎么看,老粉这部分可以跳过。

原来给大家打过一个比方,把宏观经济看成田地,货币看成浇地的水,央行、财政部、地方,就是种田的人。

社融和贷款,告诉我们的,是“田地需要多少水的浇灌”,对应的是经济的“借钱需求”。

M2告诉我们的,是种地的人灌进去了多少水,对应了货币的供给有多大。

在金融数据之外,有时我们也需要看看其他数据。

像税收、专项债安排、卖地收入,这一类财政数据,告诉我们的,是今年准备耕多少田,田地里能产出多少粮食。

像PMI,PPI,CPI,发电量,客运指数,拥堵指数,这些经济产业数据,告诉我们的,是田地的土壤是否肥沃,决定了未来的收成。

一般来讲,社融和信贷增速越高,说明企业和居民扩张负债的意愿越强,大家对创业、消费、收入预期很强。

M2越高,央行投放的货币也就越多。

这些数字当然不是越高越好。

如果M2高,社融信贷低,可能是钱贷出去没流进实体,大家都不愿意贷,2022年就是典型的情况。

如果M2低,社融贷款高,那可能是央行在有意收水,控制货币发行的节奏,否则全社会加杠杆高负债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

更重要的,除了看这些增速和总量,还得看数据的结构。

是企业在借钱还是居民在借钱?是短贷还是中长贷?

印出来的钱,大部分是拿来存活期还是定期了?

指标不一样,反映了不同主体,对未来形势的信心高低,也不一样。

下面进入正题。

看信贷结构。

企业中长贷达到了夸张的3.5万亿,同比多增了1.4万亿。

3.5万亿是什么概念呢?

在2015一整年,企业中长贷的规模,也只有3.54万亿。

企业中长贷都流向哪了?

一般会到三个地方:基建,制造业,房地产。

因为这两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比较多,专项债配套项目的融资也比较多,所以企业中长贷这一块,大部分都给基建了。

也就是说:

就一个月时间,这部分流向铁公基的钱,已经达到了2015全年的水平,这是堪比李有田的飙车速度。

可是居民部门就不一样了。

居民中长贷新增了2231亿,同比少增5193亿,环比12月,只增加了366亿。

居民的中长期贷款是啥?

当然是房贷。

咱们同样拿2015全年来比较,当时一整年时间,居民中长贷增加规模是3.05万亿,当时还没有到16-18年那种全民炒房的地步,跟企业中长贷3.5万亿的全年规模比起来,已经是旗鼓相当了。

现在呢?

一个单月3.5万亿,一个单月2000多亿。

企业与居民中长贷规模的“一进一退”,形成了巨大的背离。

然后看社融和M2。

问题更明显了,除了社融口径下的信贷,也就是企业中长贷同样暴增,其他融资像政府债、企业债,真没增加多少。

至于M2,飙到12.6%的增速,M2和M1的剪刀差收窄到了5.9%。

M1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活期存款。

M2里面,还包含了大量的居民存款和企业定存。

很简单的道理,做企业的如果对2023年有信心,那肯定会选择随存随取的活期,而不是放一笔死钱在那不动。

M1和M2两者之间的剪刀差在缩小,这应该算是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在改善,货币从定期到活期,也就是“活化”的程度提高了,这是好事。

但居民存款,达到了惊人的6.2万亿,其中大部分还是定存。

这只能说明,居民对未来预期并不乐观,但不少企业,经历了1年反反复复的折腾之后,已经开始尝试扩张了。

不过,因为M1里的大量企业活期存款都来自买房,在大家对房地产信心没有恢复之前,M1和M2的剪刀差,很难大幅修复。

一句话来总结:

基建强,带动企业中长贷走强。

地产弱,反映了居民信心弱。

这似乎跟2022年的情况差不多。

这并不是本期的结论,真实的情况,比我们看到的更复杂。

虽然结构跟2022年相似,但爆出天量的信贷,一定代表了央行的意图,一定是货币环境剧烈变化的前兆,这会对2023上半年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典型的表现,是银行手里的钱也开始紧张了,这跟2022年有本质区别。

民生宏观周君芝的报告说,2月份开始,市场资金利率快速上行,即便央行在节后又开始大规模的净投放,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资金却还是越来越紧张。

有两个证据,是票据利率和同业存单。

1,1月份国股行票据转贴利率一度上升了47BP。

2,截止到2月9号,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存单已经累计净发行1706亿,占全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达到了20%,远超历史同期。

我找到李奇霖的观点:

票据利率走高,表明金融机构的信贷项目十分充足,需要通过抬高票据利率出票,来为贷款腾挪规模。

票据利率高,代表了贷款投向多,同业存单利率高,代表了借钱的欲望强。

这说明什么呢?

我觉得,是银行基于对今年信贷形势,或者说是经济复苏形势的评估,一边从同行手里大把的借钱,另一边又大把大把的把钱贷出去。

哪怕还有那么多居民拼命存钱,也要去找同行借钱。

对未来,银行信心十足。

他真的,我哭死。

换句话说:

虽然居民对未来的预期还没变,企业的预期谨慎在变化,银行的预期,却大大的变了。

这三者,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的。

上面说了,企业活期存款占大头的M1开始反弹了,这非常好。

但是,因为居民对买房没信心,所以促使居民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的重要环节,并没有打通。

企业有信心,但不多。

M1反弹程度没那么大,M2又居高不下。

为了不让流动性在金融体系里淤积,天量信贷又代表了央行“开门红”的意志。

那么,自然而然的,水往低处走,往更容易去的方向走。

金钱的流向,就朝着各种政策性金融工具,比如基建项目配套的企业融资落地,比如政策性金融工具保交楼贷款,住房租赁贷款去走。

申万宏观的总结很到位:

放眼全球各国,信贷、乃至广义债务融资最具效率的传导路径都是城镇化、房地产基建带动的居民和企业同步的融资需求释放过程。

房子,事关重大。

居民、企业、银行对未来的信心,出现显著的立场分歧,根源还是在于:

钱这个东西,需要一个从上游到下游,银行——企业——居民慢慢传导的过程。

这需要时间。

从ICU到蹦迪,也得先拔管才行吧?

指望刚放开两个月,头一个月在发烧,第二个月有一半都在过年,这种情况就活蹦乱跳,是不现实的。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金融数据的结构虽然跟去年很像,被房地产拖累了,却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小步。

比如,买房的意愿不够,消费、出行、理财的意愿却是明显上升的。

看CPI,食品项里,除了猪肉价格一直在跌,但鲜菜、鲜菌、鲜果、薯类和水产品都在上涨。

长城宏观指出:非食品CPI,更能反映出行和文娱需求。

统计局数据显示,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旅游价格分别环比+20.3%、13%、10.7%和9.3%。

家政服务、宠物服务、车辆修理与保养、美发,价格环比12月也在上涨。

2月以来,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基本达到2019年同期的90%以上,百城拥堵指数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

还有,1月30日至2月3日,银行理财资金在二级市场净买入现券100亿左右。

这是自去年11月份理财“赎回潮”发生以来,银行理财资金,单周首度净买入现券。

申万的报告里提到一个数据,1月的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高达近1.2万亿,这说明股市回暖,对居民资产配置迅速形成新的吸引力。

结合刚才说的CPI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消费在变好,这是毫无疑问的,理财赎回暂时稳住了,股市也难得支棱了一段时间。

这三个方向,都印证了居民信心的边际变化。

2,唯独因为对买房还是没信心,近7万亿的“超额储蓄”,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潜力。

只有出现火热的成交、销售额、土拍数据,才会促使规模巨大的金钱,向企业活期存款流动循环。

到3-5月份,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站在2023年的开端,这些数据,也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副清晰的画卷:

银行在撒钱,企业已经感受到了风向变化,居民除了买房以外的消费,已经开始修复。

至于那些大量滞留在银行表内的巨额居民存款,还在观望,在等待。

这些钱很聪明,这些钱,不见兔子不撒鹰。

这些钱,才是房地产的命根子。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资料来源:

央行网站《1月金融统计数据》《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申万宏源宏观《居民愈冷企业愈热,可持续吗?》

【国君宏观】“信贷强,社融弱”中的三个背离

【奇霖宏观】信贷迎来“开门红”

资金面骤然收紧之后 | 民生·周君芝团队

【蒋飞宏观研究】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