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这是城市规划的“思路”,也是人们的“心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家门口遇见“诗和远方”便不再是奢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家的草坪能踩,咱们的草坪为何只能‘干看着’?”每到踏青时节,类似的疑问总会出现在网上。
观赏性和实用性如何取舍,以后这种“纠结”或许会少点儿了。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搭建帐篷、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
近年来,神州大地的绿色不断延展,为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不少城市正逐渐“把城市融入大自然”。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0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
支一顶帐篷,带一些食物,邀三五好友,拥抱自然,共话家常,怎一个惬意了得!为了这份惬意,地方也好,企业也罢,也都有自己的探索。以地方为例,利用空地绿化改造,成都市已对城市的393个“金角银边”示范点位完成建设和改造;去年广州推出了第一批24个绿地草坪帐篷区,一经开放便“圈粉”无数;让城市公园成为自然课堂,南京市青少年宫聘请“环保教育公益讲师”将“自然课堂”开办在公园绿地上……
当然,“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就企业来看,笔者走访过蒙草集团,他们运用“草”科技打造了一款创新生态产品——“走路草坪”。它混合配比国内不同品种的乡土草种,垫层丰富、结构稳定,具有减缓膝盖受力的柔软特性,因而被企业相关负责人戏称为“欢迎踩踏”。
进一步说,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城市的主体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忙碌之外,也需休憩。此次住建部通知要求,开放用于游憩活动的草坪区域要根据植物生长周期和特性,推广地块轮换养护管理等制度,避免植被被过度踩踏影响正常生长。鼓励各地拓展开放共享的绿地类型,增加绿色活动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建设公园绿地,就是服务百姓,而不是做一个珍惜的“盆景”。
另外,精细的服务也要伴随着科学的管理。在开放试点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过乱丢垃圾、毁坏草坪、挖沙取土等不文明游园行为。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管理指引。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2022年底出台的《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中明确提出,市民游客要做到爱护公共设施,不在帐篷区实施吸烟、酗酒、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不乱扔垃圾,不带宠物在非宠物活动区域遛玩,等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这是城市规划的“思路”,也是人们的“心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家门口遇见“诗和远方”便不再是奢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试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公众与自然生态“零距离”
开放公园草坪或许是一次有益的社会建设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