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8个月之后,国内游戏产业终于迎来好消息。4月11日晚间,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正式公布了2022年4月份的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一共有45款游戏获得版号,包括心动网络、西山居等知名企业。受此消息影响,4月12日拥有相关游戏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股价普遍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中青宝股价上涨4.75%、吉比特上涨2.57%。

游戏版号之于游戏产业,犹如生死符。不能获得版号,则公司精心开发的游戏无法上市获得收益。本次重启,意味着整个游戏产业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春天,尤其是中、小游戏企业的生存状况会得到较大改善。另外,本批版号名单中虽没有腾讯、网易这两大龙头的名字,但昨日港股市场两家公司股价也快速抬升,显示投资者的信心显著增强。不少券商也发布研报看好游戏板块,市场情绪一时为之振奋。

版号虽然已经重启,但在笔者看来,对游戏行业的未来过于乐观可能为时尚早,因为游戏强监管的思路并没有变,行业未来发展的路径仍有待探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子游戏一直备受争议,前些年甚至一度被炮轰为“精神鸦片”。这一看法当然有些过激,但不可否认在利益最大化的冲动下,以往很多游戏内容的设计都是朝着发掘人性弱点、增加游戏时长和引诱充值消费的方向发展。对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迷其中则无法自拔,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谓不严重。正因如此,去年有关部门启动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并多次约谈相关游戏巨头强化网游氪金管控、加强网游内容审核。

目前来看,这一从严监管的趋势没有改变,行业内对此也都有共识。本批版号的一个细节其实也可以看出端倪,45款的过审数量与2021年8月暂停之前的月均80+款相比,数量下滑明显,总量控制引导行业良性发展的信号非常明显。

笔者认为,为遏制一些游戏公司的逐利冲动,整个游戏产业加强监管是必由之路,4G时代以来爆发式野蛮生长的行业生态恐怕很难重现。未来,以“防沉迷”、适当管控游戏版号为代表的监管力度还会不断加强,换皮抄袭等低劣游戏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对从业者来说,适应这种行业趋势也是必由之路,而要获得营收和口碑的双赢,只有在故事性、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多做创新才有出路,从“大而全”转向“少而精”的研发路线将是大的趋势。惟其如此,游戏行业才能跳出传统窠臼,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