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6日讯(编辑 马轶杰)近期物流独角兽极兔速递市场热度迅速提升。

根据2022年8月发布的《胡润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极兔速递的估值已达1300亿元,是国内仅次于阿里旗下菜鸟网络(估值约1800亿元)之后的又一物流独角兽企业。

极兔速递1300亿元的估值也已经高于在港股上市的京东物流(02618.HK)。在众多已上市的快递企业中,也仅次于顺丰控股(002352.SZ)和中通快递(02057.HK)两大国内快递龙头。


(资料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极兔速递动作频频,在“破圈”这件事上显得异常积极。春节前夕,极兔速递宣布成为“2023年央视春晚物流行业甄选品牌”,成为首家亮相春晚的民营快递企业。而在2022年世界杯期间,极兔速递又在世界杯期间官宣了和阿根廷球王的新合作——签下梅西作为公司的首位全球品牌大使。

快递业“搅局者”登上牌桌

在2022年6月中旬的一场客户交流会上,极兔曾放出一组数据。2022年5月极兔全网日均票量突破4000万,月票量已超过12亿。作为对比,韵达股份(002120.SZ)和圆通速递(600233.SH)同期的票量分别为14.85亿和15.54亿件。

这意味着,进军中国市场仅仅2年多的时间,极兔在业务规模上已经与国内老牌快递企业平分秋色。

据悉,成立于2015年的极兔起家于东南亚市场,据易观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快递出海市场发展洞察》显示,极兔在东南亚日均总件量早已一枝独秀,截至2022年上半年,东南亚头部快递企业市场份额中,极兔以23%的市场份额远超第二名的JNE并遥遥领先。

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极兔创人李杰曾是智能手机厂商OPPO的印尼业务负责人。资料显示,1994年李杰从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营销专业毕业后,便在当时步步高的省级代理商南京百盛做过四年的推销员。

李杰在OPPO体系内的经历背景,也让极兔在中国区的业务与OPPO、拼多多等“步步高系”企业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9年,极兔通过投资控股上海龙邦速运取得了国内快递经营资质和部分网络资源,随后又借助OPPO、拼多多等公司在国内的资源迅速崛起。

华创证券曾在《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系列报告中指出,极兔在国内的迅速成功聚集了多重要素。其中拼多多快速上量给予了极兔充足的业务可以支撑迅速起网,此外李杰在OPPO、VIVO等公司体系内的影响力,促使OPPO/VIVO经销商愿意跟随加盟极兔。

来自首创证券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2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极兔一度承担了电商巨头拼多多90%的快递量。而另一数据显示,当时拼多多已占据了国内快递量30%的市场需求。当时也有媒体报道,多家快递加盟商表示,拼多多快递需求,是极兔对外宣称的基本盘。

有趣的是、OPPO、ViVO、拼多多等公司创始人,均为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的“得意弟子”。因此OPPO、 vivo、拼多多、极兔也被市场称之为“步步高系”企业。极兔也因低价竞争收割流量的商业策略,而被称为快递业的拼多多。

烧钱扩张,价格战先行

2019年的6月,申通快递(002468.SZ)在国内最大快递业务量最大的区域—义乌吹响了全行业价格战的号角,当时每单价格降到了9毛。半年后的2020年3月,因新冠疫情催生的快递需求大增,最低价格一度下探到“8毛发全国”的水平。

但随着极兔进军国内市场,极兔逐渐成为了此轮价格战的主角。据澎湃新闻当时报道,极兔早期每票可以比通达系低1~1.5元,寄件享全国首重5元的优惠,比通达系便宜一半,极兔的负责人更是表示做好了亏损两年的准备。

而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极兔进军国内快递行业后,仅A、B两轮融资额便已合计超过20亿美元。这也让极兔具备了大打价格战的先决条件和资本。

从结果上来看,极兔的“烧钱”策略虽然普通但却十分有效。依托拼多多等国内资源,和低价优势极兔迅速攻城略地。到2020年6月,极兔在国内已拥有了超过千台长途运输车辆,规划超过1000条的运输干线,实现80%的省际连通率。据当时国信证券的研究,2020年8月,极兔日均业务量便已超过700万件,按当年日3亿件快递量计,拿下约2.3%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搅局者。

面对极兔的凶猛攻势,国内快递企业则有些后知后觉。直到2020年10月19日,韵达快递在其内网发布了《关于全网禁止代理极兔业务的通知》,随后便有消息曝出,多家通达系加盟商透露,申通、圆通也发布了类似通知。

但此时的极兔速递已站稳脚跟,直到2021年的一季度,极兔仍在义乌大打价格战。2021年3月份,极兔快递在义乌的发货价格一度低至0.8元,而大部分的价格也仅1.2元—1.3元/单,远远低于其他快递公司价格,同时也让其他快递公司被迫降低单票收入。

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受价格战影响,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增速低于业务量增速,单件收入持续下降,部分企业跌破2元。其中顺丰、申通均出现首次亏损,分别亏损9.9亿元和0.9亿元,百世亏损收窄,亏损6亿元。

价格战带来的负效应也引来了监管的注意,2021年4月6日,义乌邮政管理局下发针对快递企业的警示函,明确指出部分企业“低价倾销”并要求整改,4月9日因整改未达要求,义乌邮政管理局责令百世、极兔速递分拨中心停业整顿。

此外,浙江省政府也于2021年9月通过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该规定已于2022年3月1日正式生效。

并购百世快递,亏损换市场

2021年10月29日,极兔又宣布以约68亿元收购百世集团旗下的百世快递中国区业务,借此融入“菜鸟”体系。根据二者当时的市场份额计算,百世快递和极兔合并后,两者的日单量约在4600万单。

而据华创证券发布的报告,以2021年第二季度份额计算,整合百世快递后,极兔市场份额高达15.4%,仅比圆通的市场份额少0.1%,且超过申通、顺丰,成为市场占份额排名第四的快递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并购之前,百世快递对于百世集团而言也是一项长期亏损的业务,自2017年上市后的近5年时间里,百世快递累计亏损超50亿元。

此外,当时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极兔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每天的亏损大概在1亿左右。

直到2022年的双十一,从客单价来看,极兔仍然平均每单价格比通达系低1-1.5元,长途寄件的价格平均低3-4元。数据显示,同期韵达的单票收入同比下降了20%,圆通则是下降了近34%。

资料显示,极兔创始人李杰此前在致中国代理的公开信中提到:“如果有一天,我们在中国进入行业Top3,你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J&T品牌的发展之路上,何等骄傲和自豪!”。由此可见极兔对于中国市场的图谋绝对不止于行业第四那么简单。

价格战难以为继,上市补血传闻不断

虽然极兔以相似的策略在快递行业成功复制了“拼多多”模式。但站在商业角度而言,价格战只能是阶段性的竞争策略,而绝非长久之计。

以申通快递为例,在2019年主动开启价格战后并没有带来市场份额和业绩上的提升。2020年,申通快递全年营收反而同比下降6.6%至215.65亿,归母净利润仅3700万元,彻底打乱了公司的经营节奏,2021年更是亏损超9亿元。

反观极兔速递在大肆烧钱扩张之后,不断增长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续保持低价策略的潜在阻碍。由于极兔始终以低于行业平均价格接单,在低价收割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容易陷入订单越多亏损越大的陷阱之中。

此外,2021年极兔速递不仅在中国市场不计代价的高举高打,同时也在海外市场布局落子。据华创证券的研究统计,2022年极兔还在中东、南美区域大举布局,重点聚焦埃及、巴西和墨西哥三个人口大国和阿联酋、沙特两个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物流行业是典型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巨额的资本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根本无从谈起。

在极兔收购百世快递之前,国内曾有媒体援引邮政内部人士消息称,在短短10个月里,极兔速递便烧掉将了200亿元,用于拓展市场。更有来自极兔内部的消息人士称,实际亏损或超过了三百亿。

因此,进入2021年之后,极兔融资的传闻和预期始终不断。

2021年11月25日,多家媒体报道,极兔速递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25亿美元,估值约200亿美元,并预计于2022年一季度赴港IPO。投资方包括博裕投资、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腾讯控股等国内一线的机构投资人。

对于此轮融资,极兔方面当时的回应是不予置评,而非此前直接否认的态度,也一度让市场浮想联翩。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1年9月,彭博社报道,极兔或考虑在2022年初赴港交所上市,预计将筹集10亿美元资金。当时知情人士称,极兔正在与美国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合作进行上市筹备工作。当时公司面对媒体采访,也没有直接否认而是不予置评。

但另一方面,虽然当时极兔上市传闻不断,2022年港股的弱势却超出多数人预期。

2022年港股市场IPO募资额骤降七成,期间新股数量大跌,超大规模和大型新股上市宗数锐减。极兔速递这类估值超过千亿、处于亏损且未能看到盈利前景的独角兽来说或许也未必是一个适合的上市窗口。

而进入2023年之后,随着恒指强势反弹,港股市场热度也有所回暖。对于极兔速递和公司的投资人而言,烧钱换取市场份额只是拿到行业“入场券”的一种方式,上百亿的投入终究是为了获取更多收益,而上市或许是这家已经亏损数年,仍在扩张的快递巨头来说最渴望的一件事。

推荐内容